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食品药品安全

仁和区12315消费警示2022年第6期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2-07-01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近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逐渐频繁,野生蘑菇、野菜进入快速生长期并即将大量上市。作为季节美食,人们也有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菌的习惯,但由于对野生毒菌认识不足、了解不多,每年的野生菌上市期也是误采、误食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期。蘑菇的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蘑菇被归为菌藻类,该类食物含有蛋白质、多糖、β-胡萝卜素及铁、锌和硒等矿物质。蘑菇分布的地域也非常广,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都可以采到。我国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有毒蘑菇有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为预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攀枝花市仁和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人民群众。

  一、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目前尚无简易科学的方法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应充分了解野生菌中毒的危害,在无法确认其是否安全的前提下,个人不要采食野生蘑菇。同时,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更不要轻易食用。

  二、谨防误食野生毒蘑菇

  群众在食用野生菌时,由于有毒蘑菇与普通食用蘑菇很难鉴别,仅依靠民间流传下来的“经验”并不能保证误采有毒蘑菇,导致经常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发生中毒现象。请勿食用不认识的菌种,更不要对多品种进行混合加工,由于种类不同,易发生化学反应,无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菌,易引起中毒。烹饪加工野生菌一定要炒熟煮透,加工过程至少要30分钟以上,更不能凉拌生吃。此外,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部分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其含有的某些成分与酒中的乙醇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易引起中毒。

  三、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就医

  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种类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一般误食毒蘑菇后,最短可以在10分钟、最长6小时后发病。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并立即送医。

  四、生产经营者做到“三不”

  生产经营者在加工、售卖野生蘑菇时,应做到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蘑菇,要确保所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未混入有毒蘑菇,以避免承担相应的经济与法律责任。广大消费者外出就餐时,如需食用野生菌,一定要选择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并在服务员的指导下食用,餐后也要索取相关发票或收据。

  最后攀枝花市仁和区市场监管局再次提醒广大群众,一旦发现野生蘑菇、野菜中毒事件,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