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财政信息 > 部门预决算 > 区级预算单位 > 区委党校
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党校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说明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0-26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单位机构编制情况: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批复文件)》,党校基本职能如下:
1、主要职责和任务:
区委党校职责是:培训轮训区级及以下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承办区委政府举办的专题理论研讨班,承担区委政府下达的调研任务,开展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承担区级及下级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务、专门业务、更新知识等各类培训。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开展农村人才思想道德观念和形势教育,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致富带头能力。承办各种大中小型会议。
行政学校职责:按照我区干部培训总体规划的要求,承担区委区政府直属各部门、各乡镇、街办国家公务员的晋升培训、专门业务、更新知识等各类培训;根据我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要求,开展急需专业和有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开展对我区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的培训教育;开展对我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和继续教育的培训教育;根据我区实际需要开展对劳务输出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社区管理干部、非党人士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的培训教育;结合政府工作和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举办专门的培训、研讨班,有计划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展校际之间、区内外、市内外公务员培训研讨活动、信息交流与合作;协同组织、人事部门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实际表现和学习成绩作出考核鉴定,提出使用建议,积极推荐人才。
新型农民培训学校职责:抓好农村人才思想道德、思想观念教育,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养思想新、观念新的农业生产者,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抓好农村人才理论武装,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训;开展形势教育,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抓好法律知识培训,结合普法工作,开展当代农民必备法律知识培训;建立与区外党校、高校、科研院所沟通、交流、培训和农业科研技术引进、项目引进推广的平台,加强农业产业科研成果在我区的转化、新型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有效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切实提升培训效果和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致富带头能力;完成区委党校安排的其他培训任务。
2、单位规格、类别、经费形式、隶属关系。
单位规格:中国共产党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员会党校(全称)是仁和区委直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
经费形式:区财政全额拨款(教职工工资、教学科研经费以及其他经费均由区财政全额拨款)。
(二)2017年党校职能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党政干部主体班轮培训工作。2017年,我校配合组织部举办村(社区)干部培训班、科级领导干部读书班、入党积极分子3期,总共10天,轮培训各级干部490人次。
2、优秀年轻干部和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培训班。2017年,共举办优秀年轻干部和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培训班1期,党校理论培训、高校专业培训各1个月,计2个月,共54人。
3、新型农民现场培训指导工作。2017年,我校以新农校和“农民夜校”为平台,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工作,努力提升农民素质。一年来,仁和区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在中坝乡、太平乡采用课堂教学、田间示范、专家坐诊开处方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了村组干部能力提升培训55期,到云南省华坪县、金江、福田镇、平地镇开展异地培训7期,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4800多人次;帮学员寻找新品种嫁接枝条50公斤,引进芒果新品种6个,分别是:班巴鲁、马里卡、LILY、玉文大果、玉文青皮、东正红芒、在培训中时时解决农民生产中的问题, 解决了同德镇、太平乡、总发乡芒果种植密度过大,大量的使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地板结、坐果率低、幼果期黑果、成熟期心腐、叶片黄叶卷叶、枝条回枯、树干流胶、病害严重等问题,实现了同德镇、太平乡、总发乡芒果产业大丰收目标,累计服务芒果面积10.5万亩,温带水果面积2万亩。
4、理论宣传工作。2017年,我校组织教师到区级各部门、乡镇、社区、学校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史教育、感恩教育、家庭教育、家风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等共95余场,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6800多人次。
5、区情科研调研工作。认真开展区情研究,促使党校教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科研调研工作是党校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教师利用到各乡镇新农校教学点培训时机,到布德镇布德村、大龙潭乡新街村、平地镇波西村、迤沙拉村、太平乡革新村、大坝村、务本乡葩地村开展调研7次,进村入户收集资料,完成联系攀枝花实际的课题2篇、理论文章2篇。
6、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区委党校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帮扶福田镇塘坝村10户贫困户努力摆脱贫困。一是开展入户调查。一年来,我校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李兆安同志带领全体教职工走访贫困户10余次,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及愿望诉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实现情况开展入户调查,使帮扶措施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二是开展思想帮扶。认真开展“农民夜校”工作,组织教师到贫困户家中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感恩教育、家庭教育、家风教育、“农业+互联网”等内容55期;三是开展技术帮扶。帮助贫困户发展支柱产业,我校组织教师到帮扶户家的田间地头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5期,在布德老村子、同德龙塘村、平地波西村、太平乡、前进镇等贫困村完成30期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季节为农民传授开槽施肥、埋草、用药、防虫防病等农业技术;四是开展新型农资帮扶。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适时送去新型农资。一年来,我校为对口帮扶的10户脱贫户发放专家配方芒果专用肥100袋以及秋季保梢所需要的农药,价值1.5万元。同时,为布德老村子村精准扶贫户送去生物有机肥和农药,价值1.5万元。2017年,我校帮扶的福田塘坝社区10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比2016年增长1000元左右,有2户贫困户已达到脱贫要求。
7、党的建设工作。2017年,我校总支以党建工作为中心,以服务为大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十九大精神,狠抓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始终坚持立足学习提高,加强党性修养,着眼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活力,全校党员干部素质进一步提高。一是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员目标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结合党校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支部各项制度和党员目标考核办法,坚持平时督促检查,年终按党员目标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做到奖惩逗硬;二是抓好党员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一岗双责”、“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管理”等制度,认真开展好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和每季度一次的组织生活会,切实增强党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狠抓理论学习,强化思想建设。我校教师支部和后勤支部始终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年初有计划、季度有安排,每周二下午为固定的理论学习时间,同时干部职工还利用业余时间广泛进行自学,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等。同时,根据学习内容和上级党组织要求,确定一个讨论主题,干部职工围绕主题积极发言,交流学习体会以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做好学习笔记和写好心得体会,今年以来,我校两个支部先后组织40次政治理论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建立良好机制,实现规范化管理。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党风廉政建设和省市区关于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抓好廉政教育,增强干部廉洁意识。加强对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提高党员干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树立一支“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党校队伍形象。
8、会议服务工作。2017年,党校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党代会、政协会、人代会、季末周五理论学习会等大中小型会议服务工作,共50场,共计75天。
二、部门概况
中共仁和区委党校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一级核算事业单位,没有下属部门或事业单位。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仁和区委党校本年收入合计318.4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18.46万元,占100%。
2017年本年支出合计318.5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78.72万元,占88%;项目支出39.77万元,占12%。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仁和区委党校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决算总额为318.46万元,与2016年相比,财政拨款收入总计增加了16.45万元,增长了5%;财政拨款支出总额为318.52万元。与2016年相比,财政拨款支总计减少82.45万元,下降21%。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仁和区委党校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18.52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2016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减少82.45万元,下降21%。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仁和区委党校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18.52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教育支出238.96万元,占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28万元,占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24万元,占4%;农林水支出10万元,占3%;住房保障支出25.01万元,占8%。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民族事务—民族工作专项:2017年决算数为5万元,为本年度调整预算,主要用于少数民族乡镇村民产业技术培训和农资发放。
2.教育—进修及培训—干部教育:2017年决算数为234.93万元,完成预算113%,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加,项目经费增加;教育—进修及培训—其他进修及培训:3.92万元;教育—教育管理事务—一般行政管理事务:0.08万元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17年决算数为27.28万元,完成预算101%,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属政策调整。
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事业单位医疗:2017年决算数为9.92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2.32万元。
5.农林水支出—扶贫—生产发展:2017年决算数为10万元,为本年度调整预算,用于精准贫困户产业技术培训和化肥、农药等农资发放。
6.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住房公积金:2017年决算数为25.01元,完成预算99%。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仁和区委党校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278.68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254.64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退休费、医疗费、住房公积金。
公用经费24.04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其他交通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仁和区委党校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0.3万元,完成预算35%,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3万元,完成预算35%。2017年度“三公”经费支出中公务接待费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公务接待次数减少。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6年减少0.56万元,下降65%,增减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公务接待次数减少。
八、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度,仁和区委党校机关运行经费支出24.04万元,比201年减少了1.67万元,下降6%。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年度,仁和区委党校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84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84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电脑。
(三)预算绩效情况
1.绩效目标管理情况。
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开展了绩效目标管理,共编制绩效目标1个,涉及财政资金10万元,覆盖率达到100%。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开展情况。
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017年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自评得分96分,存在的问题:一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二是工作创新不够,三是协作部门满意度不够。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工作不断创新,三是提高服务水平。
2017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得分 |
部门决策(25分) |
目标任务(15分) |
相关性(5分) |
5 |
明确性(5分) |
5 |
||
合理性(5分) |
5 |
||
预算编制(10分) |
测算依据(5分) |
5 |
|
目标管理(5分) |
5 |
||
综合管理(30分) |
专项资金分配时限(2分) |
省级财力专项预算分配时限(1分) |
1 |
中央专款分配合规率(1分) |
1 |
||
中期评估(2分) |
执行中期评估(2分) |
2 |
|
绩效监控(5分) |
预算执行进度监控(2分) |
2 |
|
绩效目标动态监控(3分) |
3 |
||
非税收入执收情况(2分) |
非税收入征收情况(1分) |
1 |
|
非税收入上缴情况(1分) |
1 |
||
资产管理(6分) |
资产管理信息化情况(2分) |
2 |
|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告情况(2分) |
2 |
||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2分) |
2 |
||
内控制度管理(2分) |
内控制度健全完整(2分) |
1 |
|
信息公开(6分) |
预算公开(2分) |
2 |
|
决算公开(2分) |
2 |
||
绩效信息公开(2分) |
2 |
||
绩效评价(5分) |
绩效评价开展(2分) |
2 |
|
评价结果应用(3分) |
3 |
||
部门绩效情况(45分) |
履职成效(20分) |
部门特性指标 |
20 |
|
|
||
|
|
||
|
|
||
可持续发展能力(15分) |
重点改革(重点工作)完成情况(5分) |
5 |
|
科技(制度、方法、机制等)创新(5分) |
3 |
||
人才培养(5分) |
5 |
||
满意度(10分) |
协作部门满意度(3分) |
2 |
|
管理对象满意度(3分) |
3 |
||
社会公众满意度(4分) |
4 |
2017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得分表
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 |
|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得分 |
(20分) |
(10分) |
必要性 |
5 |
5 |
可行性 |
5 |
5 |
||
(10) |
明确性 |
5 |
5 |
|
合理性 |
5 |
5 |
||
(10分) |
(7分) |
资金分配 |
3 |
3 |
资金使用 |
4 |
4 |
||
(3分) |
执行规范 |
3 |
3 |
|
(特性指标70分) |
(20) |
完成数量 |
5 |
5 |
完成质量 |
5 |
5 |
||
完成时效 |
5 |
5 |
||
完成成本 |
5 |
5 |
||
(50分) |
经济效益(可选项) |
40 |
|
|
社会效益(可选项) |
20 |
|||
生态效益(可选项) |
|
|||
可持续效益(可选项) |
|
|||
公平效率(可选项) |
|
|||
使用效率(可选项) |
20 |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 |
10 |
||
总分 |
100 |
九、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省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二级预算单位事业收入情况)等。
3.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如…(二级预算单位经营收入情况)等。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收入类型)等。
5.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6.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7. 教育—进修及培训—干部教育:指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国家会计学院的支出。包括机构运转、招聘师资、举办各类培训班的支出等。
8.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和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建设单位按规定应交回的基本建设竣工项目结余资金。
9.年末结转和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10.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1.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2.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3.“三公”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4.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