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生态环境
18期仁和生态环保督察简报
来源:仁和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1-09-10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仁和区多措并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为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短板,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仁和区结合各村特点、分区域分类别通过城镇污水管网统一收集、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厕污共治等方式开展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取得了积极进展,形成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治理成果。
一、提前谋划,规划先行
通过对全区农村污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实际,制定《仁和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25年)》,包括现状分析、治理任务、建设时序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运维管理等九部分,为乡镇提供技术指导,实现污水治理设计合理、建设规范、运行稳定、管理有序。
二、积极争取,多方筹资
积极研究资金政策支持范围,加强向上沟通,对拟报项目提前开展现场踏勘,精心包装申报“仁和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成功进入省级项目储备库,争取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中央预算资金785万元,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以奖代补资金396万元,同时整合其他资金1000余万元,切实强化了资金保障。
三、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村组地理条件、经济水平等差异,多方式稳步推进污水治理。借助乡镇污水处理站将集镇及周边农户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对污水进行统一处理;对于相对集中的农户,采取人工湿地、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处理;对于特别分散的农户,借助“厕所革命”项目进行厕污共治,形成了粪污完全处理、粪渣堆肥还地、废水就近利用的新模式。
四、完善机制,管护不愁
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制度,由财政部门统筹对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给予补助,补助金额分别按照生物型和动力型两种模式所服务的人口进行计算,即生物型每人10元,动力型每人15元,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体制改革试点,不断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保障机制。
五、久久为功,成效明显
建成6座乡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24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9000余户“厕污共治”设施,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万余吨/天,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50个,占比达78.13%,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示范村4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获得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表扬,被评为“污水革命先进单位”,经验做法在攀枝花新闻联播、四川观察、学习强国四川平台报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