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财政信息 > “三公”经费

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10-30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关于2014年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的公示

 

按照攀枝花市仁和区财政局《关于做好2014年度本级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攀仁财﹝2015168号)文件的要求,现将我单位经过仁和区财政局《关于2014年度部门决算的批复》(攀仁财﹝2015167号),现将我局2014年度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示如下:

附件1.收支决算总表。

2.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3.人员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4.日常公用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5.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6.“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7.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关于2014年度部门决算编制的说明

 

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20151027

 

关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2014

部门决算编制的说明

   

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2014年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基本职能

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统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统计制度、统计标准;组织实施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和国家统计调查计划;承担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区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的责任。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在全区的执行情况,查处统计违法、违规行为。

实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执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统一组织领导、管理和综合协调全区各乡镇、街办、部门的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

组织实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行业以及能源、投资、人口、收入、科技、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环境基本状况、居民消费价格等领域的统计调查,牵头综合整理和提供资源、房屋、旅游、教育、卫生、邮电、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全区基本统计资料。

组织实施人口、经济、农业等普查和重大国情国力专项调查;统一管理全区统计报表及审定公布全区基本统计资料。

建立健全全区统计数据质量审核、监控和评估制度,依法对各乡(镇)、部门重要统计数据进行审核、监控和评估,组织指导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搜集、整理、提供全区的基本统计资料,并对国民经济运行、社会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及时、准确、全面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供统计资料,向区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咨询建议;搜集、整理、提供国家、省、市、(县)区级相关的资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

整理编印《攀枝花市仁和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全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资料;按月编发攀枝花市仁和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资料,及时提供政务信息。

建立健全和管理全区统计数据库,逐步实现统计资料搜集、统计数据处理、统计信息的传输及统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统一管理全区普查经费、统计事业经费,统一管理统计局国有资产,协助管理乡镇统计站统计干部,承办统计从业资格及统计继续教育培训考试有关工作。

指导乡镇、街办、部门的统计工作,组织指导全区统计科学研究及统计学术交流。

组织指导全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及统计咨询服务工作。

负责管理普查中心开展各项普查工作。

承担区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重点工作任务

1.全面完成各专业统计报表上报

2014年,全面完成综合、核算、乡镇信息、农业、工业、建筑业、房地产、批零业、餐饮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工资、旅游、科技、民营经济、城乡一体化调查、居民消费价格调查(cpi)等专业统计资料年报及定期报表的收集、汇总、上报及质量评估。

2.加强统计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

1)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全年开展专业年报培训会、工业能源专项培训会、钒钛园区统计业务培训会、国家“一套表”平台操作培训会等,培训人员达到 500余人次。

2)组织实施2014年度统计从业资格报名培训、认定工作。全区95名基层统计人员参加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和考试,150名统计人员参加统计继续教育培训。

3)组织区、乡两级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区乡两级统计人员统计业务知识培训班,各乡镇人民政府、大河中路街道办事处和区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园区统计人员、区统计局各专业人员4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主要内容为: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求、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表格及相关功能)、统计分析图表制作及运用、国家统计网报平台功能介绍、统计法规及“四条红线”规定等。

3.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执法检查

依法开展统计监督检查,按时完成上级统计机构布置的执法任务。按照上级安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统计从业资格专项执法检查,对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从事统计工作人员要求限期到统计局报名参加培训,确保我区“四上”单位统计基础的提高。

4.抓好信息化建设

设置信息安全管理人员2名,负责统计局网络安全管理、网络维护。信息系统场地具备空调、消防设施、不间断电源等。具有网络安全接入、客户端安全管理、病毒防范、防火墙等安全系统。全年开展2次信息安全保密相关的技术或管理培训。“四上”企业网报用户ca认证率达到100%。全年未发生信息安全事故。配备1名(兼职)计算机技术管理人员,专业人员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解决一般技术问题。联网直报技术支持到位,无企业投诉情况。

5.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加强普查业务检查指导,扎实开展普查登记。区普办加强现场登记业务指导,落实专人负责问题解答,区、乡、社区(村)和园区按照普查工作要求,各司其职,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普查数据安全上传国家平台,同步进行数据审核。

配合国家统计局攀枝花调查队组织实施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工作。全区共有5个普查小区被抽中开展个体经营抽样调查,区普办和抽中乡镇普办在市调查队的指导下,组织抽中普查小区普查人员认真开展入户登记,于430日前完成数据采集、审核和上报工作。

组织开展经济普查数据审核、查询、评估和验收等工作。630日前,区乡两级普办组织抽调业务骨干完成了对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进行审核、查询、现场核实、授权修正、县区联审剔重等工作,并迎接市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和省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对仁和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验收。

认真开展验收和先进推荐工作。7月中旬和下旬,区政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按照经济普查数据事后质量抽查方案要求对14个乡镇和1个街办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进行质量抽查验收。9月,按照省市要求,仁和区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推荐工作。

6.强力推进联网直报工作

在联网直报中,加强培训、检查和指导,严格遵守国家局提出的“四条红线”要求,坚决执行由企业独立上报、独立改错,严禁统计局专业人员、乡镇统计人员代企业上报或代替企业改错。201412月企业直报率保持100%

7.围绕中心,提供优质服务

1)针对全区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产业状况以及重大社会问题,共撰写统计资料19 期,统计信息45期。按时编印统计月报,全年共编印统计月报11期(1月不编印),累计1100册,全面反映仁和区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情况。加大经济调研和预警力度,每月及时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全面详实经济运行分析资料,为领导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全年共为区委、区政府提供经济运行分析资料19期,各月经济运行材料10次。

2建成仁和区统计局电话访问中心并投入使用,2014年开展两次电话访问调查(2014年上半年、下半年攀枝花市仁和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调查)和一次满意度测评(2014年攀枝花市仁和区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工作。

8.加强统计基础和基层工作

高度重视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各专业利用年报会和专项培训会不断加强对企业统计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严格按照“四上”企业要有人员、有资质、有电脑、有制度、有台帐要求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检查和规范,进一步夯实企业统计基础工作,为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部门概况

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是区政府主管全区国民经济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职能部门。内设两股(工交能源统计股、农林综合统计股)一室(办公室)。下设攀枝花市仁和区普查中心(参公管理副科级事业单位)、攀枝花市仁和区社会经济调查队(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两个事业单位。2014年,全局共有在职职工25名,离退休人员3名。其中:人才储备编制1,聘请临时工1,8名首席统计员派驻乡镇。

攀枝花仁和区统计局属于行政单位,决算单位1个。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4年统计局收入决算总额为308.7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308.7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3年减少30.82万元,主要原因:一是为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正式入户登记顺利开展,2013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动员和普查业务培训工作,普查费用投入大;二是2013年成立电访中心,设备购置固定资产增加。

2014年统计局支出决算总额为318.5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1.4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4.7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2.38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3(340.52万元)减少21.96万元,主要原因:一是2013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动员和普查业务培训工作,普查费用支出大;二是2013年成立电访中心,设备购置支出。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仁和区统计局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本局及下属事业单位仁和区普查中心、仁和区社会经济调查队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的各项调查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本局及下属事业单位仁和区普查中心、仁和区社会经济调查队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本局及下属事业单位仁和区普查中心、仁和区社会经济调查队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统计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1.44万元,主要用于: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日常运转178.74万元,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项目,主要包括(一般行政管理事务13.12万元,信息事务1.39万元,专项统计业务14.34万元,专项普查活动45.98万元,统计抽样调查27.87万元)。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74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出。

3.住房保障支出22.38万元,主要用于: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情况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

2014年本局无因公出国(境)费用。

(二)公务接待费

2014年公务接待费1.94万元,2013(1.26)决算数增长53.97%,主要原因是: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入户指导、数据质量审核、验收,接待费用增加。

2014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抽样调查、专项普查开支的用餐费。具体开支内容包括:一般行政管理事务0.61万元,专项普查活动0.99万元,统计抽样调查0.34元。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截至2014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2辆,其中:轿车1辆、越野车1辆。

2014年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6.32万元,用于各项普查、调查、执法检查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支出。

 

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20151020

仁和区统计局2014年决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