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财政信息 > 部门预决算 > 区级预算单位 > 区民政局
2023年攀枝花市仁和区民政局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4-05-20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2023年攀枝花市仁和区民政局
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机构组成。攀枝花市仁和区民政局下属二级单位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民政局下设办公室(行政审批股)、基层政权和区划地名区划股、社会事务和养老服务股、社会救助股、社会救助福利中心、狮子山公墓管理所。纳入攀枝花市仁和区民政局2022年度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包括:攀枝花市仁和区民政事务中心。1.办公室。负责文电、会务、档案、机要、财务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安全生产、机要保密、政务公开、新闻宣传、信访维稳、后勤保障、绩效管理等工作。承担有关综合性文件起草、 政策理论研究和史志编纂工作。组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承担民政行业标准化工作。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承担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调解等工作。负责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报备和本系统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动态调整等工作。承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干部人事、教育培训、劳动工资及队伍建设等工作。牵头推进本系统“放管服”改革。2.社会救助股。拟订全区社会救助规划、政策、标准并监督实施,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工作。负责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分配和监督工作。参与拟订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司法等救助相关办法。负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3.基层政权和区划地名股。拟订全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建设和社区治理政策,指导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出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的建议。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村(居)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指导、协调、监督村(居)务公开。编拟全区行政区划规划;负责全区行政区域的设立、撤销、调整、更名、界线变更及其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上报。负责全区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和管理工作,调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负责全区的地名规划和地名管理工作;负责辖区内地名命名、更名、废名的审核上报;负责全区标准地名图书资料的审定。拟订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登记管理和执法监督。负责社会组织信息管理。指导、管理、监督无业务主管单位的全区性社会组织和区民政局直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拟订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政策和慈善信托、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管理办法,指导社会捐助工作。拟订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政策和标准,组织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4.社会事务和养老服务股。拟订全区婚姻、殡葬管理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婚俗和殡葬改革。负责殡葬管理工作,拟订殡葬服务规范并组织实施。指导并监督婚姻登记机关、殡葬服务机构管理工作,承担全区婚姻登记信息管理工作。承担殡葬服务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拟订残疾人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体福利事业发展规划、 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拟订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拟订残疾人权益保护政策并监督实施,参与拟订残疾人集中就业扶持政策。牵头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指导并监督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管理工作。负责康复辅助器具行业管理,拟订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康复辅助器具行业和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指导并监督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管理工作,协调跨县(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事务,指导开展家庭暴力受害人临时庇护救助工作。承担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拟订儿童福利、孤弃儿童保障、儿童收养、儿童救助保护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困境儿童保障制度。指导并监督儿童福利、收养登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管理工作。承担儿童福利、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拟订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拟订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政策并监督实施,健全为老志愿服务制度。承担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救助、帮扶、关爱工作,协调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指导并监督养老服务、老年人福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管理工作。承担城乡老年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组织开展老年人教育和敬老、孝老、爱老宣传工作。承担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党总支部。负责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党群工作。
(二)机构职能。(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定全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指导全区民政队伍的业务培训和法制建设。(2)依法承担对全区性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管理、日常管理和行政执法监察责任;承担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仁和所设机构进行登记管理和监察职责;接受市民政局的委托,对全市性社会组织在仁和办事机构进行委托范围内的监督管理职责;负责对社会团体分支机构及跨乡镇(街办)社会团体的审核登记管理工作。(3)牵头拟订全区社会救助规划、政策和标准,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和市低收入家庭、农村贫困边缘户认定工作。(4)负责全区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负责乡村(组)以上行政区域的设立、撤销、调整和界线变更及乡镇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工作;组织全区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和管理工作,负责边界争议的调查和调处工作,承办勘界资料的档案管理及全区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编制工作;负责地名命名、更名、撤销的审核报批工作,规范全区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组织地名调查,发布全区标准地名,指导全区的地名管理,负责地名档案管理工作。(5)牵头拟定全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建设和社区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指导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负责村(居)民委员干部的培训工作。(6)拟订全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各类社会福利机构设施标准和扶持保护政策,对社会福利机构进行认定和宏观管理。组织指导社会捐助、救灾捐赠工作;组织拟定促进慈善事业的政策;指导老年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权益保障工作。(7)负责仁和区婚姻登记工作,贯彻《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办法》,倡导婚姻习俗改革;承办婚姻登记的政策咨询、查处违法婚姻。(8)负责仁和区殡葬管理工作。宣传殡葬法规,推行殡葬改革,审批、监督殡葬用品经营门市,查处违法丧葬活动;指导狮子山公墓的管理。(9)贯彻《收养法》,审核办理全区孤儿收养登记工作。(10)贯彻落实社会工作政策和发展规划,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相关志愿者队伍建设、承担全区取得职业资格证的社会工作者的登记、管理和服务工作。(11)负责民政事业计划财务和统计工作,指导、监督民政事业经费的使用和管理。(12)承担区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13)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人员概况。民政局在编在岗职工18名,其中行政编制9名,工勤编制1名,事业编制8名。本年度辞职1人,新调入1人,退休1人。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攀枝花市仁和区民政局2023年收到财政资金收入4463.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收入422.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收入3902.4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项目)收入139.3万元。
(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攀枝花市仁和区民政局2023年收到财政资金支出4707.97万元,其中基本收入422.2万元,项目支出4285.77万元,项目支出中存量资金项目支出244.07万元。
三、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一)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管理。
人员类:结合年初预算情况,按照实有人数,如实申报人员类相关经费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人员经费类支出程序。人员类资金无结余。资金整体执行良好,完成年初预算较好。
运转类项目:区民政局运转类项目主要包括区救助站机构运转经费、婚姻登记工作经费、敬老院管理人员经费、社会救助工作专项经费等项目。
特定目标类项目:主要涉及民政救助民生类项目,包括低保、高龄津补贴、残疾人两补等。项目类:困难群众救助、中省福彩公益项目等。
(二)结果应用情况。
认真学习《预算法》相关规定制度,增强财务人员预算意识,坚持“无预算,无支出”的支出管理理念。绩效管理中涉及基本支出部分,严格按照相关文件依据审核及报销流程办理。纳入专项核算的项目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并结合实际工作推进,有序开展。
自评得分:部门预算管理40分,专项预算管理15分,绩效结果应用25分,合计80分。
(三)自评质量。
仁和区民政局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良好,人员类、公用经费类支出根据实际情况按月拨付,稳定机构运转;项目资金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每月及时拨付民生救助资金,确保辖区各项民政、民生、救助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完成情况良好。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仁和区民政局在整体支出上,做到基本支出按相关要求及时审核并录入支付系统,项目支出决策科学、项目管理制度化、专人化,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合格。
(二)存在问题。1.预算绩效观念不深入,思想认识有误区。部分职工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认知不是十分到位,认为预算申报的项目能落实到位,预算安排的资金能用出去就不会有大的问题,没有站在全局高度考虑是不是达到了效益最大化。
2.绩效管理专业人员匮乏,规范管理有盲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广、专业性强,预算单位开展日常绩效管理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和实战经验的人员。我局绩效管理专业人员匮乏,从而导致推进绩效管理既缺乏工作经验也缺乏专业技能,难以做到程序规范、管理科学和绩效显著。
3.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推动作用有局限。绩效管理与年度预算编制结合得不够紧密,落实问题整改意见不是很到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追责问效机制还不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不能更快更多地转化成管理措施。
(三)改进建议。1.我们将进一步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可执行性;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尽量减少预算执行调整、结转和结余情形。
2.加强资金的合理使用,提前做好资金使用规划,对资金使用和管理实施绩效管理、建立考核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攀枝花市仁和区民政局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