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财政信息 > 部门预决算 > 区级预算单位 > 区经信和科技局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2015年部门决算编制的说明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发布时间:2016-10-11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省、市有关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促进全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2、拟订全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提出全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发展布局和优先领域,组织实施全区科学技术研究、知识产权创造、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3、组织重大科技专项的方案论证、综合平衡、评估验收.4、负责拟订全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体制改革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5、制定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实施。6、牵头拟订促进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7、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农村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实施。8、牵头制定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实施。9、牵头负责全区知识产权工作,负责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指导全区企事业单位的专利工作;承担攀枝花市仁和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10、拟订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奖励政策并组织实施。11、负责全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承担区科普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 12、负责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指导协调对外合作计划,负责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13、拟订全区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14、负责全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的监督管理,提出强化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投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制定科研条件保障的政策措施,推进科技基础条件、科技资源共建共享。15、指导、协调区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工作。16、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5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制定、落实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有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草拟了《仁和区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实施意见》;继续做好专利资助、科技成果鉴定资助、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激励政策资金扶持兑现工作,全年兑现了专利申报、成果鉴定和成果转化资助资金114.5万元,鼓励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推动企业多出成果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扶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产业创新平台。三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2015年,先后组织了区内11家企业参加了中国(绵阳)科博会、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会、昆明理工大学产学研对接会等活动,促成6家企业与南京理工大、山东科大等多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签订项目合作协议8个。通过科技牵线搭桥,推动我区绿韵天和公司与中国农科院签订了“共建2万亩辣木标准化基地”合作协议。四是加强科技中介服务建设。引进成都九鼎天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并与之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为我区企业在申报专利、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企业、各类科技项目等方面提供咨询、技术支持和服务。2、以项目带动为抓手,高新技术产业得到有力推进一是推进特色工业重点领域项目研究。先后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30余个,争取资金523万元。2015年,我区有2项新技术经过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2项成果获得攀枝花市科技进步奖,并推动5项成果实施了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2015年,在已有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又推动2家企业申报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全区的科技型企业已发展到1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逐年递增。3、以服务“三农”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与民生科技工程一是推动芒果产业做大做强。继续实施省级科技富民强县“芒果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充分发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龙潭混撒拉南亚热带名优水果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带动芒果产业做大做强。全年结合芒果产业发展,在全区推广新技术7项、新品种4个;在大龙潭乡混撒拉村建成了1000亩优质晚熟芒果标准化生产核心区;辐射带动布德镇、啊喇乡、总发乡、福田镇等乡镇新发展芒果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围绕解决制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 “铁皮石斛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块菌原生地保护性采集及促繁技术研究”等一系列农业关键技术项目攻关。三是开展特色优良品种引种。结合旅游新村和阳光康养度假区建设,加大特色优良品种的引进力度,先后引进香稻、樱桃、桃新品种20余个在平地、大龙潭、啊喇、务本、前进等乡镇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试验示范。并从广西引进巴马香猪在我区试养。四是加强特色产业科技培训及实用技术推广。结合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了石榴、樱桃、烤烟、核桃管理技术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种草养畜等实用技术培训班11期,培训农民800余人次,培训生产技术能人20人,组织市、区农业科技专家,结合农时开展现场指导服务50人次。4、以创建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扎实开展结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的开展,我局围绕“创造·保护·发展”主题,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工作,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承办了攀枝花市“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启动大会,会同区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牧局、文广新局等部门开展了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检查,组织多家骨干企业参加了省科技厅、市科知局组织的“专利实施与促进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中国专利奖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知识产权工作培训会,争取了知识产权贯标项目在我区高德特公司实施;同时,通过实施专利申请费用补助措施,改善和加强专利受理服务,充分调动了企业和科技人员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利工作取得新成效。2015年全区完成专利申请110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实施专利转化20余项。新增省、市专利试点单位2家。二、部门概况仁和区科知局下属二级事业单位一个,即仁和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未单独进行核算。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5年仁和区科知局收入决算总额为686.48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490.41万元,其他收入13.5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82.57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4年持平。2015年仁和区科知局支出决算总额为597.81万元,其中:科学技术支出498.4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52万元,农林水支出4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87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88.67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4年增加,主要原因为项目支出增加71.42万元,人员支出及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加28.62万元。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仁和区科知局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全区科学事业发展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仁和区科知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是用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科学技术支出479.93万元,其中: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支出99.19万元,主要用于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380.74万元,主要用于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支出。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52万元,主要用于未归口管理行政单位离退休费。
(三)农林水支出46万元,主要用于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项目支出。
(四)住房保障支出9.87万元,主要用于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支出。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2015年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与2014年决算数持平。主要原因是无因公出国人员。
(二)公务接待费2015年公务接待费0.78万元,2014年决算数0.49万元上涨0.29万元,涨幅59%,主要原因是项目调研、检查验收增多,接待人次数增加。2015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住宿费、接待餐费等。无外事接待费支出,国内公务接待18批次,126人,共计支出0.78万元,具体开支内容为用餐费。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015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17万元,较2014年决算数3.57万元下降1.4万元,主要原因是加强了公务车辆管理及减少了公务用车次数。2015年未新购置公务用车。截至2014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1辆,其中:越野车1辆。2015年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2.17万元,用于参会、项目调研、检查、验收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支出。
六、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仁和区科知局2015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履行一般行政管理职能、维持机关日常运转而开支的机关运行经费合计11.72万元。
(二)政府采购情况区科知局2015年度无政府采购货物支出。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区科知局2015年固定资产55.52万元,其中房屋及构筑物20.64万元、通用设备13.38万元、专用设备21.5万元;一般公务用车1辆。
附件:仁和区科知局2015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
2016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