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财政信息 > 部门预决算 > 区级预算单位 > 区经信和科技局
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2019年部门预算整体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20-05-26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一、单位概况:
(一)单位的基本职能。
根据仁和区委编办相关文件,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为区政府直属管理的正科级行政单位,财务独立核算,严格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根据仁和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相关要求,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下属两个事业单位:一个是仁和区循环经济促进中心;一个是仁和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的基本职能是: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业经济、信息化、科学技术、非公有制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工业经济的政策措施。研究拟订促进我区工业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科学技术服务相关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2、组织制定和实施全区新型工业化、工业强区战略,组织编制全区工业经济、信息化、科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拟定并组织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在我区的具体实施意见;监督、检查实施国家产业政策执行情况;组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以及科技服务;负责推进全区工业结构调整,提出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结构调整方案。
3、负责全区经济运行调节,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并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测分析全区经济运行态势和质量,建立全区经济运行预警机制;研究拟定全区中、长期经济运行目标、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工业经济目标责任考核。
4、负责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负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融资体系建设并实施行业监管。协调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生产运行等涉及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问题,指导企业融资工作。
5、负责工业企业宏观管理和指导工作;负责对国家、省、市工业经济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督查;负责全区技术改造投资管理,制定全区技术改造投资规划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对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实施监督;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转报全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并组织实施;组织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国家有关专项计划;指导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引进,重大装备国产化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编制下达全区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认定和建设管理工作。
6、综合协调全区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负责指导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研究拟订全区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指导推进全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协调区域间工业经济交流、合作;负责全区工业系统人才发展研究,人才队伍规划政策建议,人才工作推进落实,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服务。
7、负责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以及科技领域的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以及科技服务工作,推进工业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负责对全区工业行业实施行业管理。拟订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参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8、承担指导和协调全区科技领域发展的职责,培育科技项目,协调、指导有关科技项目的实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科技企业的发展。拟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
9、实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监管,协同有关部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参与重要生产资料的保供,建立健全重要生产资料供应应急机制。
10、研制工业和信息化以及科技领域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协调资金与物资、生产与流通、工商等经济关系。
11、负责全区食盐行业执法监管,指导、督促、检查全区食盐行业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
12、负责科技领域的行业指导和服务。
13、统筹推进全区信息化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指导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发展,推动跨行业、跨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负责全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协调和管理;组织协调全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参与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事件。
14、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指导工业、信息化领域的社会中介组织发展。
15、承担区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负责全区技术改造、鲜茧收购等有关行政审批(转报)事项;承担权限范围内无线电管理职责。
16、拟订我区新材料、工业节能环保、机械制造、太阳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17、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单位的人员状况。
2019年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行政人员12名,行政编制12名(其中,2名机关工勤)。
下属两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10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0名),其中,区循环经济促进中心7名人员;区生产力促进中心3名人员。另外1名为编内聘用人员。
(三)单位的资产等情况
1、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2019年资产总计7982454.51元:流动资产7510484.77元(其中,货币资金260663.88,财政应返还额度4571860.00元,其他应收款净额2677960.89);非流动资产471969.74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216076.05元,无形资产净值91053.46元,待处理财产损益164840.23元)。负债合计2794665.46元:流动负债2794665.46元(其中,其他应付款2794665.46元)。净资产合计5187789.05元(其中,累计盈余5187789.05元)。
2、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的固定资产主要是1085.5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屋。
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房屋资产除了本单位用2-3两层办公外,其余1楼均用来出租;车辆在车改时已被区政府全部统一调配收回,现单位没有公车。
3、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合理利用资产,办公用品均按需采购,做到不奢侈不浪费。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19年我局部门总收入为12016927.27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1946927.27,其他收入70000元),上年度为8961529.02元,比上年度增加3055398.25元,增幅34.09%。
(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19年我局部门总支出为10234198.27元:基本支出为5594013.57元(其中,基本支出人员经费4975697.31元,日常公用经费618316.26元);项目支出4640184.70元。
我局财政拨款基本支出人员经费主要用于保障本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正常工作任务。基本人员支出,用于我局基本人员工资及社会就业保障经费等。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主要包括办公费、会议费、差旅费、水电费、邮电费、三公经费等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主要用于给企业补助。
2019年我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执行情况:1、因公出国(境)安排出国0次,出国(境)0人,安排出国(境)经费0元。2、公务接待8813.00元。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元)。
2019年我局履行职能及其完成重大事项情况:
1、围绕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建设力度。一是切实加强党建工作。认真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截至10 月,共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 10 次, 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集中学习 5 次。同时,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已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并征求意见建议,召开动员部署会和差距专题会议。对中坝乡学房村党支部开展结对活动,拨付帮扶资金 2000 元,发放贫困户帮扶慰问品价值1万元。二是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计划和《党组抓党建工作“三张责任清单”》。按《攀枝花市仁和区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提醒书》要求,局班子成员提醒书“签字背书”已于 3 月份上报区纪委。同时,扎实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利用地方名贵特产谋取私利问题、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赌博敛财”问题、“利剑除弊 护航花城”专项整治等工作。加强行业领域廉政宣传,深入企业和园区发放资料 700 余份。扎实开展党风党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截至10月份,局党组开展廉政建设学习6次,开展讨论活动2次,开展谈话提醒 26人次。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截至10月,局党组会召开3次会议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对涉及经科工作实际的热点、敏感问题及时抓好监督和舆论跟踪。研究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安排》等文件,通过“职工讲习所”和学习强国 APP 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四是做好党建助力扶贫工作。组织对所帮扶的贫困户 26 户进行走访慰问 3 次,做好30 户军民融合服务帮带群众工作。研究制定了工业、科技、通信产业扶贫专项方案,预计2019年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万。五是切实抓好巡视问题整改。针对区委第三巡视组指出的原科知局党组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存在的4个方面 8个问题和常规巡察4个方面10个问题,局党组进行剖析,立说立改,认真开展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并按整改措施落实整改, 目前有14项具体问题、34条小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有4项具体问题基本整改完成,其中5条小项整改任务正积极推进,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抓实指标任务,力促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一是工业指标完成情况。工业总产值本区预计完成 166.35 亿元, 同比增长 8.5%, 完成年计划 170.7 亿元的 97.5%;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 157.65 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年计划 162.7亿元的 96.9%;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 51.57 亿元,同比减少 0.01%,完成年计划 52.59 亿元的 98.1%;规模 以 上 工 业 增 加 值 预 计 完 成 48.87亿 元 , 同 比 下 降0.22%,完成年计划 50.44 亿元的 96.9%;工业投资预计完成 21.5 亿元,完成年计划 34 亿元的 63.2%; 技术改造投资预计完成 18.4 亿元,完成年计划 28 亿元的 65.7%;争取专项资金647万元。二是加强规上企业培育情况。强化工业项目推进,今年下达我区培育任务 8 户,目前攀枝花市吉源新能源公司已申报入库,预计 11 月指导其余 7 家企业申报入库。三是重点项目开展情况。凯盛石墨一期项目已完成投资 4.12 亿元,工程进度已完成 87%,预计 11 月开始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年底具备试生产条件;山青钒业项目已完成投资 1.3 亿元,主厂房和配套厂房设施已全部建成,正在组织 38 亩土地的上市交易工作和相关证照的办理完善,预计于今年 10 月试生产;积极配合区南管委抓好富邦重整工作,开展战略投资人招引力度, 8 月 1 日已与新钢钢铁公司签订意向框架协议,并在仁和注册公司(攀枝花华裕冶金科技有限公司),8 月 15 日已缴纳 2000 万元报名费,净值调查团队(律师事务所)已完成调查,正在组织编制债务清偿方案、生产经营方案和投资计划,力争年底恢复开工。
3、强化企业服务,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做好企业“保姆式”服务。进一步做好“车间行”和“一企一策”帮扶工作,切实解决辖区 20 户产值较少的规上工业企业实际困难,并对 43 户可报数据规上企业逐一建立台账,全力促进停产、半停产企业尽快复产达效。同时,上报执行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优惠电价政策企业 21 户, 组织企业开展直购电政策申请, 全区工业企业享受用电优惠 1.3亿元,指导帮助 4 户企业开展“一类工业项目”认定,组织技术改造备案项目 28 个, 项目总投资 7.05 亿元。二是抓好项目招商落地服务。积极做好汽车零部件、攀钢产业链等工业招商工作, 做好投资 1.2 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一期( 6 个) 和智能终端及芯片项目已进驻开展前期工作、新签约引进投资 15 亿元的冶金物料及工业物流园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做好“三抓”工作。目前争取资金 647万元,分别是新兴产业及高端成长型产业专项资金 610万元和省、市科技应用技术研发经费 22 万元。现在正在包装项目7 个,总投资 38000 万元。四是积极推进工业人才培养。组织辖区 12 户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组织 2 户工业企业参加“西博会”,组织 1 户工业企业参加“进出口博览会”。五是提升通信基础保障。积极协调在平地镇迤沙拉小学选址新建移动通信基站 1 个,组织对已建基站开展巡检维护56 次,协调企业自筹资金 8.7 万元,完成对辖区贫困村基站设备的维护。
4、保持高压态势,确保行管职责落实到位。一是扎实开展扬尘治理、“地条钢”、“散乱污”、固废综合利用等工作。对旭瑞机械、鼎兴水泥制品、同德利国砖厂、帝邦工贸公司、龙潭沟铸造厂等企业开展扬尘治理工作;组对仁和辖区内的 9 户涉钢企业、钢材销售市场和钢材使用市场开展专项排查,目前未发现“地条钢”违法行为;对“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进行专项安排和督办, 目前未发现“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现象;组织开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监测调查,统计掌握 26 户工业企业的 2018 年度固废综合利用情况。二是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督促 8 户危化企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化工专家诊断的隐患 37 起督促企业进行整改。指导荣鑫油漆厂完成与花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场地移交工作,目前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已进行检测、分析。三是开展食盐供销安全检查。对我区食盐经营户进行重点抽查,掌握了 6 个乡镇的食盐销量、品种、产地、克山病防控情况,向区委专题上报了《关于克山病监测区食盐供销现状的报告》。四是推进烧结砖行业专项整治工作。依法依规关停 13 户能耗、环保、安全、技术工艺达不到标准的落后产能砖厂。7-9 月, 启动烧结砖行业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上报《仁和区烧结砖瓦行业摸底排查表》。五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依法查处成品油非法加油点 1 处,对非法经营成品油的 2 户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行政罚没金额 4 万元;及时开展工业园区、在建企业的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汛安全检查。
5、推动创新驱动,促进科技服务经济发展。一是加强科技项目申报结题。在环保节能、特色农业、社会发展、精准脱贫等领域,共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6个,现已明确列项支持的省级项目有2个、市级项目1个。同时,加强已经实施完毕的科技项目验收工作,完成农业项目结题 22 个、科普示范项目结题 8 个、社发项目结题 9个、工业项目结题 7个。二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将天硕机械、贝特风机、中洁能等 3 家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培育,组织辖区川特风机、吉源科技 2 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意德康、攀西阳光等 16 家企业申报
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有 13 家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认定。年底,预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22 亿元,完成下达任务的 100%; 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认定 16 家,完成下达任务的 123%;技术合同交易认定额 1718 万元, 完成下达任务的 130%。三是推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已申报建设了“攀枝花市油橄榄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团山生态养殖示范区市级科普基地”2 个示范基地。四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孵化载体建设。在仁和苴却砚博物馆举办的双创项目“路演”,前期共安排双创路演预演活动 5 次, 参演企业 30 家·次。仁和区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成投运,截至10月,已孵化企业 24 家,在孵企业 16 家,虚拟入驻企业 77 家,入驻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1 亿元,带动创业人员近千人。组织四家企业参加全市创新创新大赛,我区两个项目分别获得成长组第二名和初创组第四名的好成绩,将代表攀枝花进入四川赛区决赛。五是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重点推动省级项目“攀枝花市火龙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攀西芒果深加工及应用技术研究” “野生块菌保育和人工栽培产业化示范推广”“ 油梨新品种引进及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研究”等项目。六是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活动 3 场次,先后举办芒果、蔬菜等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 3 期,宣传和培训 1000 余人次,发放资料 2000 余份。七是实施科技特派员产业扶贫行动。启动实施省级项目“攀枝花市仁和区科技扶贫特派团产业技术服务与示范”, 聘任科技特派员10 人联系 10 个贫困村,开展“一对一”科技服务。从“土专家”“田秀才”中遴选和命名科技示范户,目前筛选出芒果、石榴、桃子种植科技示范户 13 户,山羊养殖科技示范户 5 户。八是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2019 年科技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共承担改革任务 4 项,其中规划类改革任务指标已基本完成, 申报 2 家高新技术,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13家;试点改革任务中 2 项将于今年完成,另一项 2020 年完成。
三、部门财政支出管理情况:
预算编制情况:
严格按照财政预算编制的相关要求,按时完成了基层信息,按时完成预算编制并提交了部门预算草案,特别注意对预算编制的把握,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时进行预算执行调整,部门预算经财政部门批复后及时填报《预算公示报表》并在网上公示。
(二)执行管理情况:
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加强公务用车运行管理,努力降低使用费用。
(三)决算编制情况:
在区财政局的科学指导下,按照预算编制和决算报表编制相关要求精心组织,经过编审人员的认真细致的工作,部门决算报表按时编审完成并及时上报,数据正确。
(四)支出绩效情况:
预算支出在保障我局工作运转、履行职责上整体情况良好。支出绩效较好,预算编制比较精确、合理,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定要求,减少了部分“三公”及一般性支出,强化了公用经费及日常运行经费管理。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按照国家资产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依法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不断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了较高的工资效率和支出效率。
(二)存在问题。存在少量调整预算指标的情况。
(三)改进建议。我们将进一步重视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尽量减少预算执行调整、结转的情形。
攀枝花市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2020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