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2020年上半年仁和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分析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08-17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并且逐渐恢复正常生产水平,经营形势有所好转,但部分行业仍处低谷,稳增长的压力依然艰巨。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总体发展状况
上半年,仁和区2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下降6.29%,降幅较1季度收窄10.81个百分点,较全市平均水平(1.3%)低7.59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3位。实现利润总额-0.13亿元;应付职工薪酬0.85亿元,同比下降12.8%;应交增值税0.07亿元,同比降低15.22%;期末用工人数2185人,同比下降7.69%。
二、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情况
上半年,仁和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七大行业门类成“二升五降”态势(见表一),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增速高。9个行业大类中,3个行业呈正增长。
表一 上半年仁和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分行业情况
行 业 |
企业数(家) |
|
营业收入 |
备 注 |
||
|
1-本月 (亿元) |
上年同期 (亿元) |
增长速度(%) |
|||
总 计 |
21 |
|
5.16 |
5.51 |
-6.29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9 |
|
3.72 |
3.99 |
-6.96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 |
|
0.44 |
0.47 |
-4.98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 |
|
0.64 |
0.62 |
3.00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 |
|
0.21 |
0.23 |
-6.18 |
|
教育 |
2 |
|
0.10 |
0.14 |
-29.76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 |
|
0.03 |
0.02 |
24.66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 |
|
0.02 |
0.04 |
-36.21 |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拉低全区增速。上半年,全区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下降6.96%,占规上服务业比重为72.1%,拉低全区规上服务业4.9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0.44亿元,同比下降4.98%,占全区规上服务业的8.5%,拉低全区规上服务业0.6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下降5.1%。
(二)重点行业加速回暖。7个行业门类中有5个行业增速较1季度恢复超过10个百分点。重点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收窄11.8个百分点,特别是商务服务业增速从负(-9.9%)转正(3%),显示出社会生产活动加速回暖。
(三)企业亏损明显收窄。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为-0.13亿元,亏损额度同比减少0.21亿元,亏损面较1季度下降5个百分点。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全面复苏仍需时间。从规模以上服务业看,营业收入增速从1-3月最低的-17.1 %逐步恢复至当前的-6.29%,平均每个月降幅收窄幅度约在3.6个百分点。预计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由负转正仍需要时间,全面复苏还需持续施力。
(二)企业亏损值得关注。虽然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额有所收窄,但当前仍有33%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上半年,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0.3亿元,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亏损额度占总量的90%。
(三)部分行业仍处低谷,企业经营信心不足。受疫情影响,教育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由于复工时间较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9.76%、36.21%,行业仍处低谷。据7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5成以上企业预计3季度营业收入与同期相比减少,1户企业预计裁员。
(四)发展后劲不足,部分企业面临退库风险。一是月度新增入规企业未实现零突破,不能通过新增企业增加总量,提高增幅,有效提高发展后劲。 二是行业标准提高,4家在库企业存在退库风险。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主要修订内容》,规定202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卫生企业的在库标准由年营业收入1000万以上提升至2000万元以上。据2019年年报数据来看,面临退库企业4户,将对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重点行业的扶持力度,针对企业面临收入锐减、亏损增多、资金困难等实际问题,通过落实社会保险费用减免、房租减免及临时性补贴等疫情扶持政策,解决企业现实困难和诉求,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坚定行业发展信心。对在库的重点企业,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收入,减少企业退库风险。
(二)加大升规培育力度。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培育、清理、申报与入库工作,做大做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