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2017年仁和区规上工业生产稳中有进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8-01-30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2017年,仁和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力培育主导产业、骨干企业, 加大工业企业服务力度, 促进企业达产达效,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平稳起步、稳中有进、预期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运行特点

(一)生产平稳,增速提升

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74.03亿元,同比增长21.6%,较上个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区属完成178.50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个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钢城集团仁和辖区企业完成28.21亿元,同比增长93.9%钒钛高新区完成267.32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比上个季度提高6.3个百分点

(二)增加值增速稳步提高

12月仁和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7.3%(含钒钛园区),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全市1.2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居全市县区第3扣除大企业及钒钛园区,仁和区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8.6%,超市政府年初下达目标0.1个百分点,增速居县区第3

 

2017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全省

全市

东区

西区

仁和区

米易县

盐边县

累计增长(%

8.5

7.5

7.6

7.0

7.3

7.5

7.1

   累计增长(%)(扣除大企业及钒钛园区)

 

 

10.3

7.1

8.6

10.1

7.6

(三)非公有制企业支撑作用明显,贡献突出

12月非公有制经济累计完成产值445.69亿元,同比增长18.8%,总量占全区工业的比重为94.0%,贡献率达83.9%,拉动增长18.1个百分点,对全区工业增长发挥着主要支撑作用。

(四)八大主要行业全面增长,拉动明显

行业增长面总体良好,几大支柱产业形成合力,拉动作用明显。1-12月,仁和区规模以上工业八个主要行业,从生产上看,重点行业累计总量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速最大,同比增速为28.8%;其次是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速为28.0%。八大行业实现产值415.6亿元,同比增长17.3%

1-12月重点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主要行业

累计产值(亿元)

同比(%

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

77.79

3.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4.11

28.8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6.91

22.3

食品制造业

16.34

28.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50

23.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91.88

13.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23

19.4

汽车制造业

31.32

23.2

八大行业小计

415.58

17.3

(五)轻工业发展提速,轻重工业差距减小

12月全区规模以上重工业累计完成产值387.11亿元,同比增长21.6%,轻工业累计完成产值86.92亿元,同比增长21.6%,轻、重工业保持同步增长;重工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369.43亿元,同比增长21.6%,轻工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80.23亿元,同比增长23.4%,较工业增幅比重工业高1.8个百分点,轻工业提速,轻重工业差距减小。
   (六)钒钛高新区增加值增速逐月提高

1-12月,钒钛高新区增加值增速逐月提高 。四季度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速增长7.1%,比一季度提高7.2个百分点,比二季度提高4.3个百分点,比三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

 (七)企业效益增速回落

    1-12,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3.3亿元,同比增长6.90%。利税总额10.7亿元,同比下降0.75%,其中利润总额6.8亿元,同比增长10.75%,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17.80个百分点、13.89个百分点,利润空间收缩较为明显。

(八)产销衔接良好

    1-12月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销售产值449.66亿元,同比增长21.9%,高于生产增速0.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4.5%,比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1.11亿元,同比增长55.8%,增幅较上半年下降45.3个百分点,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景气状况有所回落

从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来看,当前我区工业企业发展信心不足,四季度生产经营状况不太乐观。30.0%的受访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56.7%的受访企业认为一般13.3%的受访企业认为不佳,较三季度增加3.3%

(二)企业资金偏紧,生产经营受阻

四季度对全区30户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了《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占33.3%。一是用工成本高,认为用工成本上升的企业占46.7%。目前房产、基础设施建设等下游行业持续低迷,对钢铁、水泥等建材需求大幅减少,同时煤炭、矿石等原材料价格日益上涨,物流费用上升,人工工资逐步提高,企业运行成本进一步增大;二是企业融资较为困难,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认为融资困难的企业占46.7%

(三)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企业信心略显不足

目前,市场需求仍然处于比较低迷的阶段。根据四季度规上工业景气专项调查数据显示,认为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的企业占26.7%,占比与三季度持平。工业品市场需求持续紧缩,且市场需求不足无明显缓解;对当前本行业总体运行情况持不乐观态度的企业占16.7%,认为本季度本企业综合经营情况不佳的企业占13.3%

(四)停产企业数量略有增长

12月仁和区停产企业数达18家(较上月增加3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的15.3%,其中煤矿停产企业14家(较上月增加1家),占全区煤矿企业的46.7%

(五)数据异动企业环比增加

由于辖区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更换频繁等原因,导致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做得不实、统计数据指标之间的协调性不够、报表数据质量不够高。12月出现数据异动企业68户,环比增加。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服务工业经济发展。

经信、工商、税务、环保、园区管委会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增长较慢甚至呈下滑趋势的企业要高度关注,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保障企业在资金、劳力和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确保存量企业正常生产和达产达标。

(二)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营造良好工业发展环境

强化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加强工业企业运行情况的监测、预警,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把握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困难、矛盾的有效办法和措施,为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突出产业转型,优化发展结构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淘汰落后产能,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改造提升食品加工、机械装备、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四)夯实企业统计基础,提高数据质量

加强对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及指导,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基础工作,切实做到工业产值增速与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工业用电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等相关指标协调,做到指标间相互衔接、相互匹配、同步增长,避免出现趋势相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