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三季度仁和区规上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11-15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今年以来,仁和区工业经济发展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中心,主动适应新常态,突出创新驱动,强化结构转型,1-9月全区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但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工业投资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仁和区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低位运行,上升缓慢,完成年度目标仍然面临较大困难。
一、1-9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1-9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95.26亿元,同比增长17.9%,较上个月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区属完成169.34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月提高1.8个百分点;钢城集团仁和辖区企业完成19.98亿元,同比增长123.6%;钒钛高新区完成205.94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比上月提高1.6个百分点。
(二)增加值增速低于全省、全市
仁和区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5%(含钒钛园区),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全市1.8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居全市县区第3位。扣除大企业及钒钛园区,仁和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增速居县区第3位。
表1:2017年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全省 |
全市 |
东区 |
西区 |
仁和区 |
米易县 |
盐边县 |
累计增长(%) |
8.3 |
6.8 |
7.1 |
5.8 |
6.5 |
6.8 |
6.2 |
累计增长(%) (扣除大企业及钒钛园区) |
|
|
9.7 |
5.8 |
8.9 |
9.3 |
5.6 |
(三)县区排位稳步上升
仁和区1-3季度增加值增速与全市仍有0.3个百分点的差距,但当月增速与全市差距由8月的1.2个百分点,缩小至0.2个百分点,差距缩小1.0个百分点。各区县来看,仁和区增加值增幅在区县排名第3位,比上半年排名上升一位。
(四)从行业分类看,八大行业引领发展
仁和区八大支柱产业稳定增长,形成的发展合力是我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支撑。1-3季度,仁和区规模以上工业八个主要行业,从生产上看,重点行业累计总量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速最大,同比增速为24.8%;其次是汽车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速分别为20.5%、20.3%。八大行业实现产值353.1亿元,同比增长13.8%。
1-9月重点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主要行业 |
累计产值(千元) |
同比(%) |
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 |
5758966.9 |
2.8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1771608.0 |
24.8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240640 |
18.5 |
食品制造业 |
1189850.0 |
20.3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0926664.5 |
16.7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6809496.5 |
9.4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594508.6 |
14.1 |
汽车制造业 |
6015385.8 |
20.5 |
八大行业小计 |
35307120.3 |
13.8 |
(五)轻重工业增速分化
1-9月,全区规上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2.4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4.1%;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2.8亿元,同比增长14.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5.9%,轻重工业的增幅差距凸显。
(六)钒钛高新区增加值增速逐月提高
1-9月,钒钛高新区增加值增速逐月提高 。三季度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速增长4.6%,比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比二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
(七)企业效益总体保持平稳
三季度亏损企业25个,占比21.2%,环比增长4.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有所扩大。三季度实现累计利润总额5.8亿,同比增长6.8%。分行业来看,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利润总额分别上升37.5%、200%和100%,合力拉动利润增长1.3个百分点。新增企业利润总额净增量拉动明显,特别是攀枝花市仁和区天佑新能源有限公司1-9月利润总额0.6亿元,同比净增0.3亿元,对利润总额贡献率达82.2%,拉动全区工业5.5个百分点。
(八)产销衔接水平继续回升
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销售产值355.1亿元,产销率为94.9%,比去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比二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先行指标预期不理想
从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工业用电走势看,全区一季度工业用电9.24亿度,增长1.2%,二季度工业用电14.63亿度,下降13.6%,三季度工业用电18.94亿度,下降22.3%,前三季度工业用电量累计增速持续下降,为近两年来最低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评估。
(二)企业前景信心无明显好转
1.企业资金短缺矛盾突出。造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金短缺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原材料、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费用支出过高,造成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急剧增大;二是企业资金回笼困难,拖欠货款情况严重,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三是产品销售不畅,产成品积压;四是金融机构信贷总量收缩,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加大。《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本季度有60.0%的企业认为流动资金紧张,40.0%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
2.用工成本上涨影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随着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费用上升,人工工资逐步提高,企业运行成本进一步增大。三季度对全市30户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了《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选择本季度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时,56.7%的企业选择了资金紧张,26.7%的企业选择了用工成本上升,13.3%的企业选择了招工难。资金紧张、成本上涨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停产企业情况不容乐观
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产品销售不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由于企业安全证、采矿证到期或过期影响,部分企业生产举步维艰,发展信心不足,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9月仁和区停产企业数达13家(较上月减少3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的11.0%,其中煤矿停产企业12家(较上月减少2家),占全区煤矿企业的40.0%。
(三)新增规上企业匮乏
1-9月,我区无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项目建设融资难度加大,工业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规下企业的壮大成长受到制约,同时缺少新建投产企业,影响工业发展后劲。
(四)统计基础工作仍然薄弱
辖区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更换频繁等原因,导致企业的统计工作出现基础工作做得不实、数据指标之间的协调性不够、报表数据质量不够高等问题,影响了整体的报表质量。根据省局规定,本月产值同比增速与上月产值同比增速变动幅度超过25%则视为异动。9月出现数据异动企业20户,与上月相比有所下降,被省局统计执法检查抽中的机会较大,对下一步统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服务工业经济发展。
经信、工商、税务、环保、园区管委会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增长较慢甚至呈下滑趋势的企业要高度关注,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保障企业在资金、劳力和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确保存量企业正常生产和达产达效。
(二)抓好园区建设,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一要充分发挥优势,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二要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不断提升新兴产业的规模和档次;三要积极培育支柱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钒钛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积极做好规上工业新增“入笼”工作。
积极扶持有望进入规模以上笼子的企业加快发展,做好各项宣传,阐明各项新增企业奖励政策和措施,使他们尽快加入到规模以上企业的阵营。
(四)加强企业指导,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部门和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夯实企业统计基础, 加强对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及指导,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基础工作,切实做到工业产值增速与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工业用电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等相关指标协调,做到指标间相互衔接、相互匹配,确保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