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2016年度妇女、儿童两纲监测统计分析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9-28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仁和区认真贯彻实施《攀枝花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攀枝花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狠抓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落实,两纲目标顺利实施,妇女儿童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监测指标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2016年两纲监测情况汇报如下:

一、妇女儿童与经济发展环境

2016年,我区紧紧围绕宜人新城、产业新区发展定位,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社会事业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为推动我区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地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68亿元,同比增长9.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12.6%。二是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收入不断增加。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93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68元,分别比2015年增加2234元和1273元。三是人口稳步增加。201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3.36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0.21万人,户籍中女性人口11.5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数的49.5%,占比与2015年持平。

二、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按照《攀枝花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我区妇女儿童发展监测评估主要从妇女儿童与健康、妇女儿童与教育、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社会保障、妇女儿童与环境法律六个领域进行综合评价。

(一)妇女儿童与健康

我区十分关注妇女儿童身心健康,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卫生保障体系。一是财政卫生经费不断加大。2016年我区医疗卫生经费投入1.30亿元,同比增长0.02%。二是儿童疫苗接种全面普及。2016年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乙肝疫苗等五苗接种率分别为99.8%99.7%99.4%99.6%99.5%,均达到目标要求。三是孕产妇医疗保健有保障。2016年妇女常见病筛查率为85.5%,住院分娩率为10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8.0%,婚前医学检查率为94.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8.0%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7.6%,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四是婴儿死亡率为2.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0‰,这两项指标与同期比有所下降。

(二)妇女儿童与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素质教育逐步推进,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一是学前教育稳步发展。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7.2%,在园幼儿人数达1906人。二是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5.9%87.2%;其中,女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4.9%86.3%

    (三)妇女与经济

公有制系统内(经济企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为40.0%,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城乡享受低保人口中女性人数0.38万人,比上年减少5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0.64万人,其中女性0.32万人,比上年增加0.21万人。

(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妇女在参政议政方面已经成为重要力量,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各级党政女领导干部比例逐年提高,妇女参与领导决策和社会管理的层次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女干部配备率逐年提高。区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的配备率均达到100.0%,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代表的比例为39.4%,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为34.0%,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为6.0%,居民委员会中女性比例为64.0%,各项指标基本都朝着规划目标稳步推进。

(五)妇女与社会保障

随着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指标逐年上升。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0.97万人,其中女性0.44万人;城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万人,其中女性0.8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4万人,其中女性2.35万人;城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4万人,其中女性1.11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3万人,其中女性2.6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0.91万人,其中女性0.4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5万人,其中女性0.36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0.31万人,其中女性0.12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0.56万人,其中女性0.26万人。

(六)妇女儿童与法律保护

我区持续深入贯彻执行《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妇女儿童的法律意识,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的各类犯罪,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2016年成功破获强奸案6起,妇女获得法律援助664人,未成年人得到法律机构援助102人,无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发生,有力地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三、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保健工作仍需加强

在儿童与健康方面,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3%,比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2.7%,比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

(二)妇女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全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就业人员0.50万人,女性占城镇单位就业比重的45.5%,比2015年增加2.1个百分点。女性就业率始终得不到较好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就业层次相对较低,再就业压力大,受性别、传统观念、自身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妇女就业数量和就业层次总体上低于男性,女性就业多集中在相对技术含量低,收入水平不高的行业,对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妇女社会经济地位不利。

四、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妇幼保健监测体系的建设

加快健全妇幼保健监测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妇女儿童应享有的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增强乡镇妇幼保健队伍建设,使乡镇妇幼保健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二)拓宽就业渠道为妇女创造发展空间

今年来由于国家去产能、调结构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造成失业人员增长较大,绝大部分妇女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大。一要加强对妇女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帮助她们掌握实用技能,提高她们的就业能力。二是构建信息交流平台,鼓励和支持有创业意愿的妇女自主创业,为她们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她们实现自主就业并带动更多妇女就业。

(三)加大宣传力度,为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国策和妇女儿童优先原则。广泛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全区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二是要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使未成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妇女儿童事业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纲要和规划要求,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我区妇女儿童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