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2017年上半年农业经济简析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8-04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今年上半年,仁和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布局,积极实施各项惠农和增收政策,狠抓“脱贫攻坚”和农业项目建设,全区农村经济呈现持续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农业生产总体形势

上半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8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林、牧、渔和服务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5.2%、 5.0%、-0.3%、6.2%和 8.1%。实现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4.1%。

2017年上半年农林渔牧业产值表

单位:万元,%

   

按现行价格计算

按可比价计算发展速度

1-本季

第二季度

1-本季

第二 季度

本期

上年同期

本期

上年同期

农林渔牧业及服务业总产值

80002

70316

61610

52887

103.8

103.58

1、农业产值

58382

49456

50249

41850

105.19

105.14

2、林业产值

1583

1365

1286

1136

105.01

104.99

3、牧业产值

18169

17791

8914

8889

99.66

95.6

4、渔业产值

935

816

602

507

106.22

107.04

5、农林渔牧服务业产值

977

887

559

505

108.14

107.99

农林渔牧业及服务业总产值

49096

42951

37872

32331

104.13

104.2

(一)小春粮食基本稳定。上半年,全区小春农作物单产水平普遍提高,主要经济作物全面丰收。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82万亩,同比增加58亩;总产量11489吨,同比增长149吨,同比增长1.3%。其中:谷物总产量8034吨,同比增长103吨,同比增长1.3%;豆类总产量2314吨,同比增长44吨,同比增长1.9%;薯类总产量1141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蔬菜生产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区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461公顷,同比增长2.5%,产量131200吨,同比增长4.2%。其中:叶菜类产量30947吨,同比增长3.8%;根茎类产量13201吨,同比增长4.7%;瓜果类产量14786吨,同比增长4.0%,茄类产量12045吨,同比增长7.3%,葱蒜类产量7466吨,同比增长5.7%。

(三)水果产量与价格稳定增长。水果产量5400吨,增长1.7%。受惠农政策的落实和电商的快速发展,各种特色水果市场销售活跃,根据市场调查,草莓市场均价20元/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长10%;樱桃均价28元/公斤,每公斤上涨5%左右,桑葚6.5元/公斤,每公斤上涨7%左右;柿子6元/公斤,每公斤上涨5%。

(四)畜牧业发展平稳。上半年肉类总产量7697吨,同比增长1.0%,其中:生猪出栏81668头,同比增长0.3%,猪肉产量5433吨,同比增长1.4%;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4873头,同比下降1.7%,牛肉产量581吨,同比下降1.2%;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39750头,同比增长0.5%,羊肉产量733吨,同比增长1.2%;出售和自宰的肉用活家禽5.68万只,同比下降1.3%,家禽肉产量832吨,同比下降0.6%。

(五)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保持连续增长。随着一、三产业不断融合,现代农林牧渔业转型升级,对服务业需求不断增多,带动服务业产值保持连续增长。上半年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77万元,同比增长8.1%。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畜牧业发展压力增大。受环保压力和价格走低双重因素影响,生猪、家禽等畜牧业发展压力增大。畜禽养殖源污染大,普通畜禽养殖户没有专门的粪便处理设备,适度规模养殖户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方式也普遍达不到环保要求,今年以来我区加强对畜牧业发展周期的预警和监控,养殖区域、交易市场的疫情监管,陆续关闭了一批畜禽养殖场,一定程度上对畜牧业持续发展增大了压力。另外,1至6月畜禽产品价格下跌,为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年初以来,肥猪出栏价格从17元/公斤呈现逐月下降趋势,截至6月底均价约为15元/公斤。除生猪外,上半年主要畜禽产品部分均价下跌的有:活羊下降1.6%、活禽下降7.9%,禽蛋下降3.9%。

(二)补齐农业生态环境短板是推进我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部分乡镇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农业面源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在我区的一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上亮起了“红灯”,导致农产品安全隐患,农业绿色转型成为当务之急。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抓好生产指导,稳定农作物生产。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大春生产,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储备,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发展规模经营,抓好农业科技服务。在提高地力的同时,通过实施土地田形调整,配套相应的高标准田间道路和配套沟渠等方式,改善生产条件,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从而稳定农作物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确保主要农作物稳产增产,提高供给水平。

(二)继续抓好畜牧业生产。加强疾病防疫,对疫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及时掌握可能引起畜禽价格波动因素的动态情况,认真做好预测预警分析。帮助养殖农户规避市场风险,防止畜贱伤农的情况发生。

(三)多手段促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紧抓农业供给侧改革契机,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着力推动农业资源持续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生态功能得到改善恢复,农业绿色化发展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