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2017年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7-25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2017年上半年,仁和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在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刺激下,企业产能释放扩大,工业生产保持了平稳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提高。
一、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平缓,增加值同比增长5.2%(含钒钛园区),增速居全市县区第4位,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3.4和0.5个百分点。扣除大企业及钒钛园区,仁和区增速居第3位,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2017年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全省 |
全市 |
东区 |
西区 |
仁和区 |
米易县 |
盐边县 |
||
累计增长(%) |
8.6 |
5.7 |
5.6 |
5.3 |
5.2 |
6.9 |
5.0 |
||
累计增长(%) (扣除大企业及钒钛园区) |
|
|
9.9 |
5.1 |
8.1 |
8.9 |
5.6 |
||
二、规上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总产值增速提高。1-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58.60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月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区属完成115.35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钢城集团仁和辖区企业完成13.67亿元,同比增长152.6%;钒钛高新区完成129.58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提高1.7个百分点。
(三)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大部分产品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呈增长趋势。在主要的产品中,商品混凝土的产量增幅最大,同比增长41.1%;铁矿石原矿同比增长25.3%;水泥同比增长19.4%;炭黑同比增长9.9%;石墨同比增长9.3%;铸钢件同比增长2.0%。原煤、洗煤、铸铁件、钢材同比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0.0%、4.9%、2.2%、27.9%。
(四)轻重工业增速分化。上半年,全区规上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9.6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4.9%;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0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5.1%,轻重工业的增幅差距凸显。
(五)钒钛高新区生产逐月提高。上半年,钒钛高新区产值逐月提高 ,2月、3月、4月、5月、6月分别完成工业产值 18.14 亿元 、 22.11 亿元 、 22.99 亿元 、24.07亿元、24.33亿元。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8%,比一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
(六)工业综合能源消费增速放缓。上半年,我区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3.1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5%,较一季度下降3.3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用电量14.63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减少2.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6%。
(七)经济效益缓中向好。上半年,仁和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7亿元,同比增长7.7%;主营业务成本140.2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亏损企业为24家,比去年同期减少2家;实现利润总额4.7亿元,同比增长24.6%。从行业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汽车制造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6.7%、1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00%、133.3%。由于这几项产业占仁和区比重较大,它们的利润总额增长带动了整个仁和区利润总额的增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对增加值速度影响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6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5.56%,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给全区可比价工业增加值增速提升带来空前压力,今年要完成市政府下达区属工业增加值增长 8.5%的目标任务,有一定难度。
(二)企业运营难度较大,生产积极性受挫
工业企业生产受各种生产成本价格继续上涨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运营。存在着产品积压、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从而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资金短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依然存在,融资门槛高、成本高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据二季度全区工业企业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仍然有40.0%的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仅比一季度下降6.7个百分点。
(三)企业停产情况有增长趋势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由于企业安全证、采矿证到期或过期影响使部分企业停产,6月仁和区停产企业总数达到10家(较上月增加7家),占全区煤矿企业的33.3%。因此,如何帮助停业企业恢复生产,是扶持规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四)环保督察压力大。环保督察越来越严,部分企业环保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薄。
(五)工业经济增长压力仍然较大。由于近几年工业经济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基数高,致使今年工业经济增长压力较大。新增的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虽然有较高的产值增速,但因总量不大,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六)数据质量有待提高,数据异动企业仍然存在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产值的比重为61.9%,占比偏低,原因之一是乡镇、部门、园区只重视产值上报,未对企业收入数据进行检查指导,导致部分企业瞒报收入。根据省局规定,本月产值同比增速与上月产值同比增速变动幅度超过25%则视为异动。6月整数报送和修改为0,出现数据异动企业 26家,被省局今年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抽中的机率较大,对下一步统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做好企业发展协调服务。规上工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要认真做好发展状况监测和协调服务工作,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落实精准对接服务制度,适当倾斜政策,为企业发展助力。
(二)加强培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报表种类多,指标复杂,企业统计人员更换频繁,乡镇、部门、园区要常态化的加强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企业统计人员掌握工业企业报表的指标体系,为提高报表的数据质量打下基础。
(三)强化乡镇 、部门的监管职责。乡镇、部门、园区在抓好产值上报的同时,要加大对财务、工资、能源等相关报表指标的检查和指导,要确保各项指标相互协调、相互支撑。
(四)加强企业运行监测。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指导企业开展好统计工作,并加强月报监测,尽量减少在上报过程中出现数据异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