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1-5月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7-11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1-5月,仁和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在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刺激下,企业产能释放扩大,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一、1-5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运行特点

(一)总产值增速稳步提高

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13.32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月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区属完成97.68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月提高1.8个百分点;钢城集团仁和辖区企业完成10.39亿元,同比增长136.1%钒钛高新区完成105.25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月提高2.5个百分点

(二)增加值增速略有提高

仁和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4.7%(含钒钛园区),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市0.8个百分点,居全市县区第4扣除大企业及钒钛园区,仁和区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增速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增速居县区第3位,欠市下达目标0.4个百分点

2017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全省

全市

东区

西区

仁和区

米易县

盐边县

累计增长(%

8.5

5.5

5.5

5.0

4.7

6.9

4.5

    累计增长(%   (扣除大企业及钒钛园区)

 

 

8.6

5.1

8.1

8.8

5.6

(三)重点行业呈现增长态势

1-5月,全区的重点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全部呈增长趋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速最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176.4亿元,同比增长8.3%

1-5月重点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主要行业

累计产值(千元)

同比(%

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

3545422.5

7.9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914369.2

16.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663247

12.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5531715.4

7.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653930.9

3.3

汽车制造业

3328976

14.2

六大行业小计

17637661

8.3

(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石墨1.11万吨,同比增长12.3%;炭黑4.22万吨,同比增长5.3%;商品混凝土93.4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2.3%;铁矿石原矿39.21万吨,同比增长16.4%;原煤144.52万吨.同比下降12.8%;洗煤187.23万吨,同比下降3.8%;水泥24.85万吨,同比增长25.5%;铸钢件9.80万吨,同比下降0.2%;铸铁件65.05万吨,同比下降3.1%;钢材5.37万吨,同比下降28.4%

(五)新增企业增速高

2017年新增企业3户,累计实现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451.2%

(六)钒钛高新区产值逐月提高

今年钒钛高新区产值逐月提高2月、3月、4月、5月分别完成工业产值18.14亿元、22.11亿元、22.99亿元、24.07亿元。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比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

(七)工业用电量下降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为13.16亿度,下降 9.3%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品价格上涨对增加值速度影响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5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给全区可比价工业增加值增速提升带来空前压力,今年要完成市政府下达区属工业增加值增长8.5%的目标任务,有一定难度。

(二)关停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5月攀枝花市桥新工贸公司和攀枝花市邹氏工贸公司正式停产,加之攀枝花市陆园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早在年初就停产,3家企业产值上报为零。

(三)新增企业少,拉动作用不明显

1-5月,全区新增的3 家规上工业企业虽然增长速度达到451.2%,但由于总量小,拉动力有限。

(四)数据出现异动的企业仍然多

根据省局规定,本月产值同比增速上月产值同比增速变动幅度超过25%则视为异动。5月出现数据异动企业21户,仍然较多,被省局今年7月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抽中的机会较大,对下一步统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培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报表种类多,指标复杂,企业统计人员更换频繁,乡镇、部门要常态化的加强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企业统计人员掌握工业企业报表的指标体系,为提高报表的数据质量打下基础。

(二)强化乡镇、部门的监管职责

乡镇、部门在抓好产值上报的同时,要加大对财务、工资、能源等相关报表指标的检查和指导,要确保各项指标相互协调、相互支撑。

(三)加强企业运行监测

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指导企业开展好统计工作,并加强月报监测,尽量减少在上报过程中出现数据异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