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1至4月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7-11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14月,全区工业延续企稳态势,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市场表现活跃,财税收入稳步增长,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延续企稳态势

14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7.9个百分点,在全市三区两县中排第四位。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增速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增速居县区第四位,增速欠市下达目标1个百分点;钒钛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增速比上月增长1.3个百分点。

1.总产值增速较上月有所提高。14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67.28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区属完成78.91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钢城集团仁和辖区企业完成7.19亿元,同比增长114.3%;钒钛高新区完成81.18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月提高2.1个百分点。

2.重点行业五增一降。全区六大重点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五个行业均保持了增长态势,产值分别为29.09亿元、7.28亿元、5.23亿元、43亿元、26.48亿元,增速分别为7.7%14.4%10.6%4.8%12.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速下降0.6%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降。主要产品中,水泥增长22.2%,铁矿石原矿增长14.4%,石墨增长16.7%,商品混凝土增长4.7%,炭黑增长0.4%;钢材下降29.5%,原煤下降12.6%,铸铁件下降4.5%,铸钢件下降4.4%,洗煤下降2.0%

(二)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14月,仁和区完成本级固定资产投资考核数据(扣农户投资、成昆铁路项目、钒钛高新区和花城新区项目)40.25亿元,同比增长18.6%,超目标任务2.25亿元,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名全市县(区)第3位和第1位,增速分别高全省、全市平均水平6.5个、12.6个百分点。

1.区本级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拉动最大。14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41亿元,同比增长3.8%,比上月提升7.8个百分点。其中,区本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27亿元,同比增长9.9%;钒钛园区完成2.8亿元,下降42.8%,拉低全区增速4.8个百分点;花城新区1.34亿元,下降20.2%,拉低全区增速0.8个百分点。

2.重点领域投资稳步增长。14月,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2.31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的电力供应业完成投资2.96亿元,同比增长27.3倍;完成产业投资18.59亿元,同比增长21.4%;完成电力生产业投资10.72亿元,同比增长87.2%;在农户投资活跃拉动下,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实现7.97亿元,同比7.9%

3.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14月,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5亿元,同比下降56.3%;房地产销售面积9.69万平方米,增长40.3%,销售额4.21亿元,增长50.9%

4.民间投资降幅收窄。14月,完成民间投资20.11亿元,同比下降9.2%,降幅比上月收窄14.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一产业投资完成1.46亿元,下降61.7%;二产业完成11.26亿元,增长47%;三产业完成7.39亿元,下降30.8%

(三)消费市场总体平稳

14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42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超市下达目标1.4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个、0.7个百分点。增速和总额分别排名全市县(区)第1位和第2位。

1.消费品市场表现活跃。一是按地域分,城镇市场快于乡村市场。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29亿元,同比增长12.0%;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3亿元,同比增长8.5%二是按行业分,批零住餐均实现2位数增长。批发业实现零售额0.55亿元,同比增长19.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95亿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05亿元,同比增长10.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7亿元,同比增长10.6%三是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实现零售额1.92亿元,同比增长10.6%;商品零售实现零售额11.50亿元,同比增长11.6%

2.限上企业经营态势良好。限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8.30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6.88亿元,同比增长12.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0.06亿元, 同比增长28.0%;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1.25亿元,同比增长36.9%;文化办公用品类实现零售额0.02亿元,同比增长35.6%;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0.07亿元,同比增长28%

3.汽车销售大幅增加。14月,限上汽车类实现零售额6.88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达到81.8%,同比增长12.1%,限上汽车零售额增长拉动全区零售额增长6.1个百分点。4月份在仁和区文化广场举办的燃情五月天.特惠购物节汽车展活动以及商家平时的让利促销活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助推了汽车销售市场的快速增长。

(四)财税收入稳步增长

14 月,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 2.2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 0.82亿元,非税收入完成 1.40亿元),同比增收 0.02亿元,增长 0.93%,占年初预算数的 35.81%,超进度 2.51 个百分点,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当月目标任务 2.2亿元的 100.85%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钒钛高新区工业低迷、产值下滑、企业产能未有效释放仍是制约和影响全区规上工业增长的主要原因

1.企业成本压力较大。14月,钒钛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2%,其收入增速与成本增速接近;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90.77元,比全市平均水平(89.77元)增加1元。

2.企业产能未有效释放。14月,钒钛高新区企业用电量10.6亿度,同比下降0.74%,近五成产品产量下降。园区6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10户企业亏损,亏损面1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产品价格上涨,企业产能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3.企业产值、能耗、税金、利润额等数据不匹配。一是14月,钒钛高新区产值增速5.4%,用电量增速-0.74%,两者数据不匹配,相差较大。二是主营收入、应交增值税、利润总额三个指标增速与工业总产值增速仍存在一定的差异。14月钒钛高新区规上主营业务收入40.41亿元,同比增长14%,应缴增值税0.36亿元,同比下降40%,利润总额1.5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应交增值税增幅比产增速低45.4个百分点,指标间的差异,未能真实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钒钛高新区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评估。

(二)投资入库项目量多但规模小,与计划差距较大

14月,区本级入库投资项目77个,入库投资额27.8亿元,项目个数比去年同期(40个)增加37个,但入库投资额比去年同期(102.9亿元)减少75.1亿元。16月要完成79.6亿元项目入库计划数据,56月两个月需要完成51.8亿元,现5月仅申报12.6亿元入库项目,差距较大。

(三)限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为

14月,联网直报数据反映限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为,明显与日益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贸易现状不符,原因有2:一我区的电子商务主要分布在个体经营户中,统计上难以客观反映其数据。如水果销售,其网络销售只是作为其中一个销售渠道,其销售额已经包括在传统商贸统计中,而不单独记录电子商务交易额,且多数个体经营户为无照无证经营,无固定经营场所,隐蔽性强,统计难度较大。二介于当前电子商务企业与实体企业纳税政策不同,电子商务的上规难度大。多数企业没有执行严格的会计制度,不能满足申报条件,客观影响到电子商务企业的上规申报工作。

四、工作建议

(一)添措施,抓落实,抓好工业存量和增量

14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特别是钒钛高新区的工业经济虽然较1季度有所回升,但回升基础不牢,下行压力较大,钒钛高新区工业增长趋势不明显,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紧迫感愈重,抓好工业存量和增量,有效释放企业产能尤为关键。一是抓工业存量和增量。存量方面,积极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施策盘活僵尸企业,帮助企业扭亏脱困,盘活存量资产,做大经济总量;增量方面,将目光投向项目和投资,加大工业招商力度,同时对企业实行更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其提供稳定的融资支持。二是抓企业协调服务。针对钒钛高新区企业开工不足、生产下滑等情况,加大企业指导力度,协调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问题,推动有生产能力的企业满负荷生产,尽力补起欠进度,逐步实现园区扭降为增,缩短与全年工业经济目标的差距。三是抓统计数据质量。加大对企业统计工作的指导,乡镇、部门在抓好产值上报的同时,要加大对收入等相关财务指标的检查和指导,要确保各项指标相互协调、相互支撑。

(二)严要求,保进度,抓实投资项目在库和入库

一是责任单位和项目业主对新项目入库规范要求要引起高度重视,保障人员和措施到位;相关统计人员要认真熟悉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申报操作流程,强化投资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议一要申报早着手,二要要件真实齐全,三要符合统计制度。二是责任单位和项目业主在项目入库时,要客观、实际、准确地安排项目建设周期,按照项目总体目标和年度计划,逐月分解投资额度,逐月落实项目进度,促进项目有序推进。三是责任单位和项目业主要加大项目清理和审核力度,做到应统尽统和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机统一。同时,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努力形成申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的项目工作格局,在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同时,要为明年的投资适当留有余量,增强投资后劲。

(三)抓统计,强服务,抓新电子商务统计工作

着眼社消零统计工作实际和我区电子商务发展实际,努力探索电商统计新途径。一是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对接,通过名单反馈和数据共享,初步筛选出一批准限上电商企业名单,为下一步纳入限上专业统计作准备。二是与各乡镇、街办协调对接,摸清电商交易经营户底数,对达到标准的按要求及时申报入库,并做好监控。三是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进行统计入户,对限上电子商务企业展开走访。对企业经营情况、财务账建立、电商应用模式、所用平台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企业从业人数、平台订单量、网络成交额、年营业收入等数据情况进行摸底,进一步明确企业行业归属和经营规模。同时,加大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将国家统计局文件精神向企业传达,让企业申报电子商务没有后顾之忧,推动企业了解统计、支持统计、信任统计,自觉配合统计工作,做到应统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