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2017年一季度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7-11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2017年一季度,仁和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6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3元,增长9.5%,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全市三个农业区县排位:总量排名第一,增幅排名第二。
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表1:仁和区一季度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及对比表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17年一季度 |
2016年一季度 |
增额 |
增幅(%) |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
元 |
4769 |
4356 |
413 |
9.5 |
工资性收入 |
元 |
2030 |
2087 |
-57 |
-2.8 |
经营净收入 |
元 |
2306 |
1686 |
620 |
36.8 |
财产净收入 |
元 |
218 |
173 |
45 |
26.1 |
转移净收入 |
元 |
214 |
408 |
-194 |
-47.6 |
(一)就业和务工形势不稳定,工资性收入减少。工资性收入人均2030元,同比减少57元,减幅为2.8%。
(二)家庭经营净收入保持增长。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2306元,同比增加620元,增长36.8%,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财产净收入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人均财产净收入为218元,同比增加45元,增长26.1%。
(四)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居民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人均转移净收入为214元,同比减少194元,减少47.6%。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使人均转移净收入减少。
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2017年一季度,我区农村居民生活现金消费支出为3484元,同比增长13.4%,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同步增长。
表2:仁和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及对比表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17年一季度 |
2016年一季度 |
增额 |
增幅(%) |
现金消费支出 |
元 |
3484 |
3071 |
413 |
13.4 |
食品烟酒 |
元 |
975 |
869 |
106 |
12.2 |
衣着 |
元 |
164 |
146 |
18 |
12.5 |
居住 |
元 |
998 |
938 |
60 |
6.4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元 |
365 |
196 |
169 |
85.8 |
交通通信 |
元 |
467 |
465 |
2 |
0.4 |
教育文化娱乐 |
元 |
167 |
190 |
-23 |
-11.9 |
医疗保健 |
元 |
327 |
212 |
115 |
54.4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元 |
21 |
55 |
-34 |
-61.8 |
(一)食品烟酒和居住消费在生活消费中占比大。2017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975元,同比增加106元,增长12.2%;人均居住支出998元,同比增加60元,增长6.4%;两项支出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为56.6%。
(二)衣着支出持续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和时尚化,农村居民衣着消费观念已经从“保暖”向“时尚”转变。2017年一季度人均衣着支出164元,同比增加18元,增长12.5%。
(三)生活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2017年一季度生活用品及服务人均支出为365元,同比增加169元,增长85.8%。
(四)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减少。2017年一季度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支出167元,同比减少23元,减少11.9%。
(五)医疗保健支出有所增加。2017年一季度人均医疗保健支出327元,同比增加115元,增长54.4%。
(六)其他用品和服务减少。2017年一季度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 仅有21元,同比减少34元,减少61.8%。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有利因素
1.果园面积逐年增加,为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打牢基础。农户充分利用攀枝花优越的光热条件在宜农荒山和坡耕地种植水果,以芒果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及其挂果面积逐年增加,经济效益逐年显现。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投资项目拉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务工机会。在仁和境内建设的成昆复线建设、火车南站站前基础设施项目、普达国际康养中心城市建设、攀大高速项目、风电场项目、太阳能发电项目、花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加快建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提供了就业岗位。
3.农户水果种植规模扩大,季节性用工需求增加。大田镇石榴,大龙潭乡、总发乡、务本乡、金江镇、布德镇和福田镇等乡镇的芒果种植规模扩大,种植大户季节性用工需求大幅增加,给周边农民带来打工机会,打零工成为重要的增收渠道。
(二)不利影响
1.经济增速放缓,制约外出务工及本地务工人员工资性收入增长。受经济增速放缓,工业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加之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技能水平低等自身条件制约,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增长后劲不足。
2.财产性收入比重低,增收难度大。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偏低。农户土地流转、房屋出租、投资融资渠道窄,短时间内难以盘活资源,财产性收入增收难度大。
3.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单一。农村居民主要靠务工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支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不足。
四、建议及措施
(一)注重保护和提高农户水果种植积极性,为种植户提供及时有效的种植管理技术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种植业经营净收入。
(二)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定期组织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拓展农民工外出务工渠道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
(三)加大特色农产品对外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稳定农产品价格。
(四)不断提高财产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充分利用农村集体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从村集体获得的分红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