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两增两降”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7-11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两增两降”
2017年一季度仁和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体运行稳定,企业营业收入、应付职工薪酬实现较快增长,但受近年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随着运营成本的增加营业利润、纳税额出现大幅下滑,亏损企业较多,行业之间发展不均衡。
一、规上服务业企业现状
一季度末仁和区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4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家,同比增加26.3%。规上服务业企业分行业门类大类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家,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1家,房地产业1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家,教育2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家。
二、规上服务业运行基本特点
(一)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764.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7%。其中:增速较快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营业收入8774.3万元,同比增长29.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529.1万元,同比增长34%。。
(二)企业从业人员稳定,职工薪酬稳步增长
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2271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76人,同比增长8.4%。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97人。在从业人员稳定增长同时,员工薪酬也保持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应付职工薪酬为4320.9万元,同比增长12.9%。职工薪酬的不断增长,显示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社会贡献逐步增大。
(三)企业亏损额降低
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84.5万元,同比增长4.4%。 24家规上服务业中,亏损企业14家,亏损面为58%。亏损较大的两个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利润总额-1415.3万元,同比增长36.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1793.5万元,同比下降53.9%。
(四)企业纳税额降低
受国家推行部分服务业行业实现“营改增”政策的影响,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纳税额为65.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67.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减少69%。
三、存在问题
(一)整体规模偏小,大型龙头企业稀缺
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小,整体规模不大、体量偏小,增长主要依赖重点企业拉动的问题较为突出,大型龙头企业稀缺。一季度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企业数量共2家,仅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数量比重的8.3%,营业收入占比却高达51%;营业收入2000万以下的服务业企业数量22家,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数量比重91.7%,营业收入占比仅为49%。
(二)重点企业影响大,行业发展情况不能真实呈现
一季度12家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收入增长的只有6家,由于经济回暖,运输量增长,攀枝花钢城集团汉风物流有限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高达212.9%,拉动运输行业同比增长29.5%,拉动全区服务业增长作用明显。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84.5万元,主要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攀枝花市分公司(2017年3月从攀枝花市东区转入)由于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一季度亏损额1793.5万元,亏损额占比高达56.3%。大企业数据波动影响整个行业数据波动现象较明显,掩盖了行业发展真实状况,不利于整个行业发展状况的真实呈现。
(三)统计基础工作薄弱,影响数据质量
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统计单位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稳定性差,统计数据质量得不到保证;二是企业统计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规范的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尤其是个别企业对统计工作不配合,报表开网时每月都需专业人员多次催报。
(四)乡镇、部门对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重视不够
目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纳入GDP核算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统计工作部门相对重视,统计基础工作较好,其余服务业单位则重视不够,统计基础和数据质量都有待提高。
四、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企业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数据质量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是抓好企业统计人员素质提升,规范企业统计行为。乡镇、部门都要结合各自的职责配合统计部门加大对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普法宣传工作,从源头提高数据质量。
(二)加强申报入库工作。乡镇与统计、工商、税务、服务业发展局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建立真实完整、及时更新的企业经营状况调查库,切实做好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申报入库工作。对即将达到规上标准的企业实行动态监测及时跟进,全力帮助企业达到规上标准;加快“个转企”步伐,共同推进规模较大个体经营户转型注册为法人单位,并申报规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