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1—2月经济运行喜忧参半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7-11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仁和区1—2月经济运行喜忧参半
1-2月全区经济运行延续了上年四季度以来的稳中向好态势,随着产品供求关系的逐步改善,市场价格的持续回暖,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回升,房地产销售大幅上涨,经济运行平稳开局。
一、工业经济回落
(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
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6.4亿元,同比增长10.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含钒钛高新区),增速比2016年同期回落6.0个百分点,比2016年全年回落8.0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县区第3位,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低3.0、4.9和1.7个百分点。
(二)区属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双双增长
1-2月,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7.68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2016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9.8%,增速比2016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列县区(扣除大企业)第3位,超市下达目标任务1.3个百分点。
(三)支柱行业增势明显
全区规上工业所涉及的17个行业大类中,其中12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对全区影响较大的支柱行业,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增长16.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0.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2.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增长15.2%,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23.2%。
(四)主要产品产量下降面大于增长
涉及我区的主要产品产量同比下降有:原煤67.6万吨,下降2.7%,铸钢件3.1万吨,下降5.2%,铸铁件23.4万吨,下降0.2%,石墨3259吨,下降23.5%,商品混凝土42.5万立方米,下降1.5%;增长的有洗煤78.9万吨,增长6.3%,水泥9.3万吨,增长42.6%,炭黑18206吨,增长4.8%,铁矿石原矿13.8万吨,增长28.2%。
(五)企业经济效益趋稳向好
全区1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88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22.0%,增速比同期提高42.5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税总额3.87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同期提高31.4个百分点。
二、投资入库项目少,形势不容乐观
(一)投资完成情况
1-2月,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区本级全社会固定净资产投资完成14.7亿元,同比增长2.1%;钒钛高新区完成1.3亿元,同比下降49.6%。区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考核数据(扣农户投资、成昆铁路项目和花城新区项目)12.45亿元,同比增长36.0%(去年2月基数低,故今年增幅较大),总量和增速全市县区排名第3位,增速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高27.1、23.6、39.1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3月入库项目较少,投资拉动有限。预计1-3月我区仅能完成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1%。
(二)一、二、三产业有增有降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48亿元,同比下降84.5%,占三次产业投资总量比重的3.0%,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15.2%。说明第一产业投资在三次产业中不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投资6.33亿元,同比增长46.7%,占比为39.6%,占比比上年同期增长14.1%,二产业增长较快;第三产业投资9.19亿元,同比下降3.9%,占比为57.4%,占比比上年同期增长1.1%,三产业占比最大,发展较稳定。
(三)房地产销售大幅增长
我区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拆迁货币化安置政策,我区最宜人居区位优势凸显。在各房地产企业春季促销活动的共同拉动下,全区房地产迎来近年来少有的销售火爆场面,例如:碧桂园200平方米以下房源销售一空。1-2月,全区房地产销售面积6.01万平方米,增长4.5倍,销售额2.49亿元,增长5.6倍。
三、消费市场稳中趋好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
1-2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0亿元,比上年增加0.69亿元,同比增长11.5%,超区人代会目标0.2个百分点,超市下达目标1.5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市高0.9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7个百分点,零售总额位居全市县区第2位,增长速度居县区第1位。
(二)市场持续活跃,增速稳步提高
1-2月,全区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0.27亿元,同比增长39.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16亿元,同比增长10.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02亿元,同比增长10.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5亿元,同比增长10.6%。
(三)城乡市场竞相发展,城镇占主体地位
1-2月,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4亿元,同比增长12.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达82.7%,对全区消费品市场的贡献率为86.8%,拉动增长10个百分点;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6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3%。
(四)汽车销售持续增长,拉动有力
1-2月,限上汽车类零售额实现3.84亿元,同比增长14.0%,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达到83.5%,限上汽车零售额拉动全区零售额增长7.8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明显。
四、财政收入欠佳
1—2月,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167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1.4%,欠进度5.27个百分点,同比减少7092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162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5.50%,欠进度1.16个百分点,同比增加681万元;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万元, 占年初预算数的0.02%,欠进度16.65个百分点,同比减少7773万元。
五、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品价格指数回升对工业增加值速度带来影响
工业品价格指数是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也是计算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关键指标。工业品价格指数与工业总产值是正相关作用,与工业增加值增速是负相关作用,因今年来,工业品价格持续回暖,同比、环比涨幅创历史新高,这对工业增加值速度的提升带来了压力。
(二)钒钛高新区工业生产下滑
1-2月,钒钛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6.09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2016年同期回落10.7个百分点。钒钛高新区工业占据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半壁江山,由于今年1-2月受环保曝光事件影响部分企业停产,导致钒钛园区工业生产下滑,增加值下降4.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仅为3.3%,极大影响全区工业经济增长。
(三)投资入库项目偏少
2月,我区本级投资统计入库2个项目,入库计划投资额仅有4.36亿元,3月已申报入库项目11个,总额6.3亿元,一季度,累计申报投资统计入库项目13个,计划投资总额10.36亿元,比去年同期已入库的39个项目95.5亿元的总量,项目减少26个,投资额减少85.14亿元。
(四)新项目入库难度加大,项目落地困难
今年立项、规划、资金等项目投资建设的前置性要素越发紧张,加之2017年新项目入库政策改变,要求更严,项目入库量与去年相比呈下降趋势。
从项目入库量大幅下降、库存项目不足以及项目每月报送量受建设周期限定因素看,预计我区一季度投资实现“开门红”难度大。
(五)从完成指标看,预计部分指标难以实现“开门红”
从2月情况看,一季度GDP和投资“开门红”压力较大。钒钛园区工业占我区比重为51%,其工业增加值在1-2月下降4.7%,若三月不能回升,将拉低GDP增长。投资项目入库偏少,库存投资余量不足以支撑“开门红”目标。现应加大工作力度,协调各方,力争实现“开门红”。
六、工作建议
(一)强化部门的监管职责
乡镇、责任部门在抓好统计报表上报的同时,要加大对上报数据的检查和指导,要确保各项指标相互协调、相互支撑。
(二)加强培训
加强对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乡镇、部门要加强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杜绝错填、漏填和频繁修改情况的发生,不断提高统计报表的数据质量。
(三)切实加强项目清理和入库业务指导
各乡镇、责任部门要加大项目清理力度,做到应统尽统,不留死角。区统计局按照今年省统计局投资项目入库新规定和全市投资统计数据质量专项整治要求,安排专人做好项目入库服务指导工作,确保投资项目及时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