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1-2月仁和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7-11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1-2月仁和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
1-2月,仁和区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亿元,比上年增加0.69亿元,同比增长11.5%,超区人代会目标0.2个百分点,超市下达目标1.5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市高0.9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7个百分点,零售总额位居全市县区第2位,增长速度居县区第1位。
一、1-2月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市场持续活跃,增速稳步提高
1-2月仁和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0.27亿元,同比增长39.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16亿元,同比增长10.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02亿元,同比增长10.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5亿元,同比增长10.6%。
(二)城乡市场竞相发展,城镇占主体地位
1-2月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4亿元,同比增长12.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达82.7%,对全区消费品市场的贡献率为86.8%,拉动增长10个百分点;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6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3%。
(三)限上企业发展较快,占比提高
1-2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完成零售额4.6亿元,同比增长18.1%。占全区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8.7%,较去年同期占比提高了3.3个百分点。
(四)汽车销售持续增长,拉动有力
1-2月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汽车销售公司为了抢占市场,提高知名度,开展了厂家让利促销。部分商家继续实施汽车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按揭贴息、赠送千元豪礼、赠送免费保养、抽奖活动、试乘试驾体验、售后优惠等活动,促进销量,销售额稳定增长。限上汽车类零售额实现3.84亿元,同比增长14.0%,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达到83.5%,限上汽车零售额拉动全区零售额增长7.8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明显。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品结构不平衡状况需逐步改善
限上企业数量少,消费品结构单一,行业不全,汽车类的商品销售额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高达83.5%,持续扩大。
(二)乡村市场规模偏小,发展较慢
1-2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6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17.3%。增速比城镇低3.7个百分点,对全区消费品市场的贡献率仅为13.2%。
(三)新入库企业贡献不大
一是新入库1户汽车零售企业,1-2月实现零售额0.04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仅为0.9%;二是新入库1户餐饮企业,1-2月实现零售额0.01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仅为0.2%。两户新入库企业对全区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仅为7.06%,新入库企业贡献小。
(四)批发业实现零售额小
1-2月全区批发业实现零售额为0.27亿元,仅占全区零售总额的4.0%。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限下企业的清理和培育
部门及乡镇要充分发挥行业和部门职责,加强辖区限下商贸企业的清理和培育,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扶持限下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加大力度对非汽车销售类企业的清理和培育,逐步改变仁和区零售总额中汽车类一枝独大的结构。二是加大批发企业的清理和指导,使达到限额以上标准的批发企业及时入统,做好批发企业统计工作,正确理解批发额和零售额的含义,准确上报零售总额,使批发业的零售总额规模不断扩大。
(二)努力扩大乡村市场规模
由于乡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努力扩大乡村市场规模将有利拉动消费品市场增长。一方面应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开拓乡村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村淘”项目,进一步依托电商平台推进线上线下营销,加快电子商务加快向农村的渗透,以新的商业模式带活乡村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