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2016年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简析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7-11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仁和区2016年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简析
2016年,仁和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93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增速全市五县区中排位第一,人均消费性支出19768元,同比增长12.2%。
一、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2016年,仁和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增速与2015年持平。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达67.0%。
仁和区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对比表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16年 |
2015年 |
增减(%) |
可支配收入 |
元 |
28935 |
26701 |
8.4 |
其中:工资性收入 |
元 |
19397 |
16833 |
15.2 |
经营净收入 |
元 |
2759 |
1552 |
77.8 |
财产净收入 |
元 |
3073 |
2571 |
19.5 |
转移净收入 |
元 |
3706 |
5745 |
-35.5 |
1.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9397元,同比增长15.2%。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职工绩效考核奖金有所增加;二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正常晋升和标准调整增加工资性收入。
2.经营净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人均经营净收入2759元,同比增长77.8%,在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为9.5%,较去年提高3.7个百分点。
3.财产净收入较快增长。人均财产净收入3073元,比去年增长19.5%。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投资理财渠道拓宽,房屋租赁价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从房屋出租、投资分红等方面获得的收入逐年增加。
4.转移性收入下降。人均转移净收入3706元,同比下降35.5%。主要原因是机关事业职工2016年10月补缴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没有提足的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从而使转移净收入减少。
二、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
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68元,同比增长12.2%,从八大类消费看,呈现“七升一降”(见下表):
仁和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对比表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16年 |
2015年 |
增减(%) |
消费支出 |
元 |
19768 |
17613 |
12.2 |
其中:食品烟酒 |
元 |
7188 |
6425 |
11.9 |
衣着 |
元 |
1461 |
1291 |
13.2 |
居住 |
元 |
2820 |
2744 |
2.8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元 |
1637 |
1064 |
53.8 |
交通通信 |
元 |
2548 |
1986 |
28.2 |
教育文化娱乐 |
元 |
2335 |
2023 |
15.4 |
医疗保健 |
元 |
1190 |
1546 |
-23.0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元 |
589 |
534 |
10.4 |
1.食品烟酒支出增长。人均食品烟酒支出7188元,同比增长11.9%,其中:猪肉类支出1474元,同比增长16.9%,猪肉价格持续高位,增加居民食品消费支出。
2.衣着消费增长。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461元,同比增长13.2%,主要是居民购买服装数量增加、品质提高、单价上涨。
3.居住支出略有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2820元,同比增长2.8%。
4.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快速增长。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637元,同比增长53.8%。
5.交通通信支出增长。人均交通通信支出2548元,同比增长28.2%。通讯设备更新换代,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和国家实施公务人员购车补贴政策等,拉动居民在交通通信服务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
6.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335元,同比增长15.4%。城镇居民对子女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拉动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较快增长。
7.医疗保健支出下降。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190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0%。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减轻了城镇居民个人负担医疗费用。
8.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58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结构单一,主要来源是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两项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为79.8%。
2.物价上涨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购买力,对低收入家庭生活影响较大。
(二)建议
1.拓宽居民收入渠道,提高非工资类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充分利用攀枝花火车站南移为我区创造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服务业,为城镇居民投资、经营创造条件,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2.运用好工资调整相关政策,确保居民工资性收入逐年稳定增长。一是用好城镇职工工资调整政策,使职工工资逐年有所增加;二是逐年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就近就业机会;三是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城镇居民就业竞争力,稳定居民务工工资收入。
3.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商品价格,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