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2016年消费品市场简析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7-11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仁和区2016年消费品市场简析

 

2016年仁和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亿元,比上年增加3.77亿元,同比增长11.3%,超市下达目标任务0.3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市高0.6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4个百分点,零售总额位居全市县区第2位,增长速度居县区第1位。

攀枝花市各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1-12月累计(单位:万元)

增长±%

全 市

3169046

10.7

 

1934551

10.7

西 

362941

10.5

仁和区

372810

11.3

米易县

332150

11.0

盐边县

166594

10.7

一、2016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1.城乡市场协同发展,城镇消费能力持续增强。

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3亿元,同比增长12.0%,占全区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1.2%; 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0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全区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8%

2.商品零售规模扩大,主导作用显著。

商品零售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5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区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9.8%;餐饮收入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亿元,同比增长6.0%,占全区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2%

3.限额以上企业较快增长,拉动增长有力。

全区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2.25亿元,同比增长14.7%,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占全社会零售额的比重达59.7%,限额以上零售额对全区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达75.8%,拉动全区零售额增长8.6个百分点。从全区限上企业商品零售类值分类来看,5大类商品类值纳入贸易统计,呈现41降态势。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8.23亿元,同比增长14.3%;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0.14亿元, 同比增长61.7%;文化办公用品类实现零售额0.09亿元,同比增长10.7%;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3.29亿元,同比增长21.5%;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0.23亿元,同比下降26.6%

4.汽车零售持续发力,一枝独大。

政府行政单位公车改革不断推进,汽车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即将到期,同时汽车行业协会多次举办汽车展销会,汽车销售公司为了抢占市场,提高知名度,制定相应的购车优惠政策,促进销量,销售额增加。2016限上汽车类零售额实现18.23亿元,同比增长14.3%,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达到81.9%,限上汽车零售额拉动全区零售额增长6.8个百分点,主导地位明显

二、存在问题

1.新兴业态对传统商品销售方式冲击较大 ,传统业态发展面临困境。随着网络购物迅速普及流行,网络购物以其独有的方便快捷、价格便宜等优势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传统商业发展面临场地租金居高不下、经营成本上升、经营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等困境,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冲击越来越大。 

2. 消费品结构不平衡状况需逐步改善。一是限上企业数量少,消费品结构单一,行业不全,汽车类的商品销售额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高达81.9%。二是受汽车高保有量的影响,汽车销售量进一步增长难度增大,同时还要面临未来中、高端汽车价格下降的较大预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消费品市场发展。

三、工作建议

1.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居民消费能力呈减弱趋势。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关键是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建立正常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机制,让城乡居民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市场动能。

2.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开拓新型消费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逐步发生转变,要积极完善养老、健康、教育、文化等服务消费的政策,健全和完善休假制度,大力发展信贷消费,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汽车、环保家居建材等绿色循环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