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2012年经济运行分析资料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3-04-27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高位求进  破浪疾行

奋力推动仁和区国民经济全面发展

——仁和2012年经济运行分析资料

 

2012年,仁和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十届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煤兴工调结构,城乡统筹促繁荣,文明生态宜人居,平安和谐建小康”的发展战略,牢牢把握“高位求进,超常作为,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同步发展,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民生改善和城乡统筹,着力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为建设实力、魅力、生态、和谐仁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综合

仁和区2012年经济运行的走势表现为:农业平稳发展,工业生产较快增加,投资稳步增长,消费市场活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财政收支稳步增长,金融运行平稳,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势头。

    国民经济  2012年仁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1.93亿元,增长19.5%(增速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6亿元,增长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4.49亿元,增长2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3.3%,拉动经济增长1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28亿元,增长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  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4.63亿元,增长20.7%,占全区GDP的比重为55.7%,提升了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拉动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2.12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25亿元,增长10.5%

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2012年,全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努力提高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全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2年,仁和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7亿元,增长4.3%(增速按可比价计算),其中:农业总产值6.69亿元,增长4.9%;林业总产值0.23亿元,增长3.0%;牧业总产值4.89亿元,增长3.6%;渔业总产值0.21亿元,增长4.4%;农林牧业服务业总产值0.15亿元,增长4.4%

种植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02万公顷,增长0.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31万公顷,增长1.8%;油料播种面积0.05万公顷增长9.6%;烟叶播种面积0.12万公顷,减少18.9%;蔬菜播种面积0.44万公顷,增长3.5%;瓜果类播种面积0.01万公顷减少13.6%

全年粮食总产量7.11万吨,增长0.7%;油料产量0.08万吨,增长6.4%;烟叶产量0.28万吨,减少17.5%;蔬菜产量23.07万吨,增长2.6%;瓜果类产量0.28万吨,减少16.6%;园林水果产量7.59万吨,增长9.2%

畜牧业  生猪出栏20.99万头,增长3.1%,牛出栏1.67万头,增长1.6%,羊出栏12.55万只,增长0.9%,家禽出栏222.09万只,增长2.8%。全区肉类总产量2.36万吨,增长2.8%,其中:猪肉产量1.53万吨,增长3.2%,牛肉产量0.2万吨,增长1.9%,羊肉产量0.27万吨,增长0.9%,禽肉产量0.34万吨,增长2.8%。禽蛋产量0.57万吨,增长4.7%,蚕茧产量0.01万吨,增长3.9%

渔业  水产品养殖面积778公顷,产量0.24万吨,增长2.6%

三、工业实现较快增长

2012年,仁和区按照“一区五园”建设总体思路,继续加快机械加工制造、钢铁延展加工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壮大富帮钒钛制动鼓、钢城集团轧钢、攀枝花运力等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加快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加快推进煤矿标准化建设技改和煤炭资源整合进程,确保在建煤矿建成投产。

2012年,仁和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00.63亿元,增长25.7%,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92.68亿元,增长26.7%;产销率为93.5%,下降0.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3亿元,增长81.3%;利税总额7.1亿元,增长12.7%;总资产贡献率10.1%,上升0.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9.8%,上升9.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3.4%,上升1.7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产量360.4万吨,同比下降24.1%,洗精煤326万吨,增长0.2%,机焦51.8万吨,下降10.6%,铸铁件23.4万吨,增长39.2%,铸钢件20.8万吨,增长74.2%,铁合金1.3 万吨,下降75.3%

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2年,我区紧紧围绕市级12个和区级34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协调,抓保障服务,确保项目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随着观音岩水电站、丽攀高速公路、富邦1000万件载货汽车钒钛制动鼓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省道214线总发至平地段改建工程、田堡二矿扩建工程、鑫园广场、瑞钢工业公司整体搬迁改造等重点项目以及南洋瑞景、波尔卡城邦、泰悦居一期、浩远兰庭、上城(一、四、五期)共7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工建设,全面拉动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

2012年,仁和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16亿元,增长6.7%,其中:钒钛园区完成投资50.6亿元。房地产开发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房地产完成投资11.81亿元,增长149%

五、市场繁荣,消费需求稳步增长。

随着我区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通过深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大河两岸打造作为城市的主线,拓展了城市空间,通过启动大河两岸沿河景观等项目建设,城乡风貌打造、“花城”打造,继续完善了仁和广场、仁和公园的服务功能,仁和城区的人居环境和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聚集了更多的人气和商气,为三产业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最低生活保障和离退休人员工资标准不断提高,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拉动了消费品市场的增长。2012年,仁和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4亿元,增长15.7%,其中: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4亿元,增长2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企业19.74亿元,增长16.8%;住宿餐饮2.9亿元,增长9.2%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财政实力的增强,增加离退休人员工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也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仁和区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520元,增长15.9%,其中:工资性收入14748元,增长14.6%;经营性净收入778元,增长7.6%;财产性收入475元,增长92.3%;转移性收入5940元,增长0.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73元,增长20.2%,其中:食品支出6408元,增长0.7%,恩格尔系数37.1%

随着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农民家庭从事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业等经营性收入均保持了平稳增长。2012年,仁和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25元,增长14.3%,其中:家庭经营收入5473元,增长11.8%;工资性收入3129元,增长18.5%;财产性收入254元,增长10.9%;转移性收入468元,增长19.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7875元,增长24.4%,其中:食品支出3357元,增长23.2%,恩格尔系数42.6%。。

七、财政收支稳步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2012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看,财政收支稳步增长,但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仁和区2012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99亿元,增长30.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29亿元,增长18.6%。地方财政支出19.43亿元,增长25.6%,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3.49亿元,增长10.1%,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3.04亿元,教育支出2.29亿元, 医疗卫生支出0.94亿元。

截止12月底,仁和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7.91亿元,比年初增长35.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77亿元,比年初增长16.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7.56亿元,比年初增长21.3%

八、存在的问题

1、工业增长后劲乏力。一是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企业发展压力大。由于原材料、人工等各方面涨价的原因,企业成本不断增加,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二是企业资金流动紧张,产销率下滑,面临资金压力。三是因受肖家湾煤矿矿难事件的影响,目前全区煤矿企业停产整顿,对全区工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停产一个月,煤炭相关产业将减少产值5.8亿元。

2、消费持续增长难度加大。我区限额以上的零售总额占了全区的60%,而限额以上的零售总额中汽车零售占了82%,今年随着汽车购置优惠条件的取消,加之汽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使汽车销售受到较大影响,汽车销售保持较高幅度增长难度越来越大。

3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难度加大。带有全局性支撑我区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偏少,现有续建项目很难支撑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报:区委  区人大  区政府  区政协  区纪委  市统计局

送:区属各部门

撰稿:纳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