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2010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7-26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统 计 资 料
第十二期
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二O一O年七月二十三日
仁和区2010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投资为引导,以社会投资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改善环境为手段,以拉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加强项目协调力度,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上半年,仁和区固定资产投资走势良好,截止6月我区投资项目个数达155个,其中上年接转项目82个,6月新增项目27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310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12%。
一、 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及其主要特点
上半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31095万元,占年度区计划目标103亿元的41.85%,比去年同期增加63010万元,同比增长17.1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26404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01%;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4349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74%;农户投资2933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1.7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186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4倍。
从投资总体看,今年上半年我区投资完成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12%,投资总规模及增幅稳定增长,主要表现为:
1、投资项目个数减少。去年1-6月投资项目186个,新增项目个数102个,续建项目84个,而今年1-6月投资项目155个,新增项目73个,续建项目82个,总项目个数比去年减少31个,今年由于很多新开工项目还没有实施,投资基本是由续建项目支撑完成;特别是技改项目投资大幅度增长,带动了今年投资的增长速度。
2、今年是投资项目拉动年,投资总规模及增幅继续保持稳定增长,6月份新增项目就达27个,主要有:宝兴北街农民安置房风貌整治工程、仁和宝灵街亮化工程、重建重性精神病监管病房项目、民福汽修厂商住楼、年产30万吨数控选煤技术改造生产线、利用表外钒钛磁铁矿生产30万吨/年铁精矿、钛精矿项目、1000万件载货汽车钒钛制动鼓项目、优质种兔生态循环模式养殖示范基地、水果气调保鲜冷库及水果中转站建设项目、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建设项目、仁和区下沙沟农民安置房建设工程、攀枝花市仁和区2000吨气调保鲜库建设新建项目、一禾块菌产业项目、15万吨/年直接还原富钛料、微合金铁粉及炼钢海绵钛、仁和区烟叶新区建设工程、大箐煤矿扩建工程等,有力地带动了我区上半年投资的增长。
今年随着重点项目的相继完工,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减弱,1-6全区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26404万元,同比下降17.01%,占全社会投资的52.52%;仍然占全社会投资的主导地位。重点投资项目主要有:观音岩水电站、塘坝河水电站、仁和区征地搬迁补偿安置项目、中小学灾后恢复重建、仁和区弯腰树汽车产业服务中心、大竹河水库工程、攀枝花市州鑫混凝土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市钒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新钒220KV输变电工程、4万吨/年金红石钛白粉工程、5000吨/年海绵钛工程、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项目等,以上基本建设投资项目为我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3、今年我区技改投资大幅度增长,带动我区投资稳步增长。截止6月全区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43491万元,同比增长207.74%。技改投资增幅较大的项目主要有:冷弯型钢厂迁建项目、5万吨/年高铝球陶瓷工程项目、年产1.8万吨钛白粉工程生产线技改项目、年产3万吨金红石钛白粉技改项目、年产1.5万吨海绵钛项目、18万吨/年钛渣二期工程、全区煤炭行业技改项目等。技改项目投资大幅度增长,带动了今年投资的增长,随着技改企业的增加,技改投资将不断增长。
4、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869万元,同比增长4.64倍。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企业有12家,有投资开发项目个数6个,今年下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新项目将会继续增加,如南洋瑞景、五十四机电市场开发、亚泰花园项目等将在下半年开工,房地产开发投资将稳步高升。
5、资金来源快速增长,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上半年投资领域资金到位比较理想,有力地保证投资高速运行。截至目前,资金到位467144万元,同比增长20.5%,为投资加速增长提供了可能。从资金来源渠道看,国家预算内资金21627万元,国内贷款145849万元,利用外资3758万元,其他资金来源(含上年结转)83170万元,自筹资金占主流,达到212740万元,占资金总量的46.1%。
二、投资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上半年看,固定资产投入,拉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一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实施和竣工,大大改善了我区硬件环境,夯实了发展基础,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势头虽然较好,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资金“瓶颈”问题依旧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投资建设部分项目资金下达较晚;二是区级财政困难,难以确保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三是由于民间投资不够活跃,融资能力有限,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
2、土地和环保对项目推进制约大。建设用地报批程序复杂,审批级别高、时间长,用地准入条件严格和规范,审批难度大;同时发展与环保的矛盾突出,工业性项目受环保的压力大。
3、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保持较高增速难度日益加大。近年来,我区投资规模、投资总量连上新台阶。而今后,随着同期基数增大,重大项目先后竣工投产,投资形势将十分严峻。
4、缺乏大项目的支撑,增长后劲不足。1-6月,全区有施工项目155个,其中:完成500万元以上投资的项目75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个。而500万元以下的项目有75个,占48.4%,且绝大部分项目的投资额在几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之间,投资项目局限于一些小型的基础设施投入,甚至是一些农业项目的投入,还有部分项目因各种原因今年还没有投资额发生。规模较小、投资额不大成为投资项目的主要特点。
三、为使我区投资又快又好的健康发展,特此建议
为实现今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部门联系,确保项目及时入库。首先是加强与统计部门的联系,理顺各项目主管部门的关系,确保开工项目不重、不漏、及时上报。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信息抄送制度;其次是统一报表口径;第三是加快项目备案、审批,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准入制度,疏通项目上报渠道,确保项目及时入库。
2、优化投资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部门要转变观念,尽量简化不必要的办事手续和程序,规范管理行为,强化服务意识;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上级对口的部门沟通联系,及早介入,加快办结速度,推动重点项目尽早开工,形成项目落户、开工、建成、见效的良性循环;直管部门应主动加强与项目对接,全力支持,确保与工程进度同步;相关执法部门要坚决打击扰乱项目施工环境和市场秩序的行为,为投资者提供各种便利,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3、强化工程建设进度。切实落实项目工作目标责任制、项目督办制、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区级领导挂钩制。对手续不完备的项目,争取尽快补全各类手续,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对还没有动工的项目,要逐个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查明原因,争取逐项解决,早日动工;对已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加强跟踪督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对建设到尾期的项目,采取措施确保如期竣工。抓好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和调度,协调解决项目报批和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及时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
4、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促进投资多元化。要大力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继续制定优惠产业政策,鼓励区外企业进入社会类投资领域,特别是引导对市政建设、农业、农村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稳定民间投资发展的主体地位,不断拓宽投资渠道。
报:区委 区人大 区政府 区政协 区纪委 市统计局
送:区属各部门
撰稿人:牛朝伟 共印: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