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7-21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统 计 资 料
第十期
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二O一0年七月二十日
仁和区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计划任务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制定“十二五”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半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工作全局,继续强基础,重民生,扩内需,增投资,狠抓各项三保工作落实,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全区经济呈现了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
综合经济 上半年,全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27.3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3.2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9亿元,同比增长34.1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9.1%。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完成36.8亿元,同比增长35.8%;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亿元,同比增长2.8 %。
一、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灾害影响逐步缩小
上半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农业部门按照“稳粮促增收,减灾保民生”的基本思路,努力克服持续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进展,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小春粮食产量略有下降,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稳步增收。
上半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3.6%;农业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3.2%。小春粮食产量达6030吨,同比下降8.3%,蔬菜产量104031吨,同比增长2.8%。出栏肉猪102214头,同比增长2.7%;出售和自宰肉用牛6610头,同比增长5.1%;出售和自宰肉用羊49721只,同比增长2.9%;出售和自宰肉用家禽1035275只,同比增长8.3%;年末生猪存栏178507头,同比下降2.2%,羊存栏93719只,同比增长7.2%。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回暖,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劳动力价格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务工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鲜菜产量增加,价格上涨;农民家庭从事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业等经营性收入均保持平稳增长。从农民收入调查资料看,上半年我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742.68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71.75元,同比增长8.5%,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人均现金支出为5612.67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18.56元,同比下降6.9%。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00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0元,同比增长9.5%。
二、工业企业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生产提速。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小,市场回暖,需求逐步趋旺,工业品价格有所上涨。上半年全部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0.3亿元,同比增长76%,增加值 36.8亿元,同比增长3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6.8亿元,同比增长87.6 %,增加值35.4亿元,同比增长44.1%。主要特点是:
1、规模以上企业不断增加。1-6月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144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5户 。
2、主要工业品价格上涨。6月份原煤单价达到每吨468.2元,同比增长 24.1%,洗精煤价格759.2元,同比增长7.3%,焦炭价格1510.5元,同比增长47%,钛白粉价格8547元,同比增长19.1%,黄磷12350.4元,同比增长 13.8%。
3、区属工业增势强劲。6月份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5亿元,累计完成63.8亿元,同比增长98.1%。
4、钒钛产业园区大幅增长。6月份钒钛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3亿元,累计完成32.9亿元,同比增长70.2%。
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降。1-6月水泥产量完成16.4万吨,同比下降22.5%,焦炭38.4万吨,同比下降11.7%,钢材12120.9吨,同比增长519.7%,高钛渣59263吨,同比增长49.6%,钛白粉69581吨,同比增长64.7%,黄磷45092.2吨,同比增长21.1%,生铁9276吨,同比增长 66.5%,原煤205.4万吨,同比增长47.8%,洗精煤169.1万吨,同比增长103.8%,铁合金26891吨,同比增长134.2%。
三、投资总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3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2.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7%;农户投资2.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1.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倍。
从投资总体看,今年上半年我区投资完成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1%,投资总规模及增幅稳定增长,主要表现为:
1、投资项目个数减少。去年1-6月投资项目186个,新增项目个数102个,续建项目84个,而今年1-6月投资项目155个,新增项目73个,续建项目82个,总项目个数比去年减少31个,今年由于很多新开工项目还没有实施,投资基本是由续建项目支撑完成;特别是技改项目投资大幅度增长,带动了今年投资的稳定增长。
2、今年是投资项目拉动年,投资总规模及增幅继续保持稳定增长,6月份新增项目就达27个,主要有:宝兴北街农民安置房风貌整治工程、仁和宝灵街亮化工程、重建重性精神病监管病房项目、民福汽修厂商住楼、年产30万吨数控选煤技术改造生产线、利用表外钒钛磁铁矿生产30万吨/年铁精矿、钛精矿项目、1000万件载货汽车钒钛制动鼓项目、优质种兔生态循环模式养殖示范基地、水果气调保鲜冷库及水果中转站建设项目、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建设项目、仁和区下沙沟农民安置房建设工程、攀枝花市仁和区2000吨气调保鲜库建设新建项目、一禾块菌产业项目、15万吨/年直接还原富钛料、微合金铁粉及炼钢海绵钛、仁和区烟叶新区建设工程、大箐煤矿扩建工程等,有力地带动了我区上半年投资的增长。
今年随着重点项目的相继完工,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减弱,1-6全区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2.6亿元,同比下降17%,占全社会投资的52.5%;仍然占全社会投资的主导地位。重点投资项目主要有:观音岩水电站、塘坝河水电站、仁和区征地搬迁补偿安置项目、中小学灾后恢复重建、仁和区弯腰树汽车产业服务中心、大竹河水库工程、攀枝花市州鑫混凝土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市钒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新钒220KV输变电工程、4万吨/年金红石钛白粉工程、5000吨/年海绵钛工程、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项目等,以上基本建设投资项目为我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3、今年我区技改投资大幅度增长,带动我区投资稳步增长。截止6月全区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4.3亿元,同比增长207.7%。技改投资增幅较大的项目主要有:冷弯型钢厂迁建项目、5万吨/年高铝球陶瓷工程项目、年产1.8万吨钛白粉工程生产线技改项目、年产3万吨金红石钛白粉技改项目、年产1.5万吨海绵钛项目、18万吨/年钛渣二期工程、全区煤炭行业技改项目等。技改项目投资大幅度增长,带动了今年投资的增长,随着技改企业的增加,技改投资将不断增长。
4、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4.6倍。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企业有12家,有投资开发项目个数6个,今年下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新项目将会继续增加,如南洋瑞景、五十四机电市场开发、亚泰花园项目等将在下半年开工,房地产开发投资将稳步高升。
四、消费需求进一步升温
近年来,我区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房地产开发稳步推进,聚集了人气和商机,为仁和区消费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一种消费品开始步入百姓家中,弯腰树、渡仁西线的汽车销售产业助推了我区消费市场增长。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同比增长18.4%;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380元,同比增长8.8%。
五、财政收支运行良好
1-6月,税收收入保持稳步增长,税收基本实现均衡入库,确保了全区各项事业发展。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16.5%,财政支出实现4.3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仁和区本级财政收入2.4亿元(扣除钒钛产业园区),同比下降3.5%,实现本级财政支出3亿元,同比增长15.5%。
六、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今年的旱情将对我区大小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也突现我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夯实。
2、工业没有新增长点,缺乏大项目支撑。
3、受资金、市场和投资信心的影响,大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圣达集团100万吨机焦、富帮公司1000万件制动毂、白云铸造、祥安轧钢、攀西石墨等重点项目推进较慢。
4、部门企业已达产能饱和状态,扩大生产的能力无空间,煤矿复产工作仍在推进,目前无产值。
5、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欠进度仍然较大,部分指标上半年没有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七、下阶段经济工作重点及建议
上半年全区经济取得了平稳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农民增收速度较慢、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回落等问题也显现出来,部门指标完成进度较差,下阶段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夯实“三农”基础,扩张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引导农民做好“三夏”工作。即做好夏收、夏种、夏管工作,认真抓好农作物的中后期管理,做好农作物复种,尽可能地扩大复播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民二次增收。二是强力推进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防预报及其综合防治工作,着力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三是及早准确地为农户提供信息,做好农产品的销售工作。对没有订单的农产品,要尽快开展推销攻势,落实销路,确保农民丰产丰收。四是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加强设施农业方面的培训与支持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五是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协调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打造特色农业奠定基础。
2、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调整投资结构。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大力调整投资结构,集中资金确保关系全区发展后劲的一批重大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坚持项目带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全面完成。一是千方百计抓开工。对已经开工的项目要促进进度;对未开工的项目,以及签约的招商项目,要逐个排查,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尽快开工。二是在建项目抓进度,以落实项目资金、抓好项目管理为重点,倒排工期,强化督查,加快在建项目进度。三是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各项工作的上下衔接,及时向上级部门沟通、汇报,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程,确保正常施工,特别是要继续做好项目策划与前期工作,防止储备项目不足和大项目断档。
3、培植一批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要积极推进钒钛产业园区和“一区五园”新项目建设,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要认真抓好园区规划,按照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市场导向、突出特色的要求,科学研究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及发展目标。要加快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园区产业吸纳能力和服务功能。
4、切实改进作风,狠抓工作落实。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坚定突破发展目标不动摇。弘扬“三苦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督办考核,确保全年各项计划任务的全面完成。要全面落实目标责任考核,加大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力度,对调整后的考核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产业、到项目、到部门,夯实阶段性目标任务,各经济主管部门、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包抓包挂领导,要集中精力、深入一线,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的现场协调指导和服务,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报:区委 区人大 区政府 区政协 区纪委 市统计局
送:区属各部门
撰搞:牛朝伟 印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