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攀枝花市仁和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二号公报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6-18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仁和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2010年5月31日
根据攀枝花市仁和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区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区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99个,比2004年末增长22.4%,从业人员21495人,比2004年增长18.3%。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集体企业20个,占5.0%;私营企业351个,占88.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个,占1.0%;外商投资企业3个,占0.8%;其余类型企业21个,占5.2%。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集体企业占1.3%,私营企业占79.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3%,外商投资企业占2.7%,其余类型企业占16.7%(详见表1)。
表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单位数(个) |
从业人员(人) |
总 计 |
399 |
21495 |
国有企业 |
|
|
集体企业 |
20 |
278 |
股份合作企业 |
|
|
联营企业 |
|
|
有限责任公司 |
16 |
3553 |
股份有限公司 |
|
|
私营企业 |
351 |
16980 |
其他企业 |
5 |
30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4 |
60 |
外商投资企业 |
3 |
594 |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126个,制造业269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个,分别占31.6%、67.4%和1.0%。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40.3%,制造业占59.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0.3%。在工业行业大类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30.5%、13.9%和10.1%(详见表2)。
表2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
企业单位数(个) |
从业人员(人) |
总 计 |
399 |
21495 |
采矿业 |
126 |
8657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75 |
6547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8 |
202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1 |
1576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32 |
332 |
制造业 |
269 |
12766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6 |
47 |
食品制造业 |
6 |
80 |
饮料制造业 |
10 |
141 |
纺织业 |
|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2 |
11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7 |
83 |
家具制造业 |
2 |
5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 |
117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9 |
168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1 |
5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4 |
825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43 |
2976 |
医药制造业 |
2 |
3 |
橡胶制品业 |
2 |
20 |
塑料制品业 |
6 |
11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8 |
2041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2 |
1320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3 |
1457 |
金属制品业 |
15 |
199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5 |
2178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 |
9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3 |
625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4 |
88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1 |
4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5 |
139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10 |
111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 |
72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 |
7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3 |
65 |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表3)。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 品 |
计量单位 |
产量 |
原煤 |
吨 |
2833351 |
硫酸(折100%) |
吨 |
142506 |
烧碱(折100%) |
吨 |
7778 |
水泥 |
吨 |
361770 |
生铁 |
吨 |
193704 |
粗钢 |
吨 |
|
钢材 |
吨 |
11367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506 |
其中:水力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506 |
(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1194580万元,比2004年末增长2.3倍;负债合计648403万元,比2004年末增长2.7倍;所有者权益合计546177万元,比2004年末增长1.8倍。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采矿业为47.4%;制造业为56.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82.1%(详见表4)。
表4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行业分布
单位:万元
|
资产总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合 计 |
1194580 |
648403 |
546177 |
采矿业 |
316061 |
149942 |
166119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20435 |
80543 |
139892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5167 |
4190 |
977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83192 |
61279 |
21913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7267 |
3930 |
3337 |
制造业 |
857813 |
481465 |
376348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555 |
34 |
521 |
食品制造业 |
1254 |
138 |
1116 |
饮料制造业 |
9539 |
8670 |
869 |
纺织业 |
0 |
0 |
0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31 |
-44 |
75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0 |
0 |
0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2925 |
2140 |
785 |
家具制造业 |
370 |
368 |
2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2161 |
1234 |
927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2566 |
913 |
1653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65 |
50 |
15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178640 |
22731 |
155909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207935 |
168105 |
39830 |
医药制造业 |
5921 |
3721 |
2200 |
橡胶制品业 |
187 |
160 |
27 |
塑料制品业 |
4270 |
4522 |
-252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0738 |
29299 |
11439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32513 |
18523 |
13990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83670 |
154008 |
129662 |
金属制品业 |
8645 |
5937 |
2708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58776 |
48695 |
10081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1 |
0 |
11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2107 |
11231 |
876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043 |
697 |
346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42 |
-8 |
50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850 |
-251 |
1101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2999 |
592 |
2407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0706 |
16996 |
3710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613 |
223 |
390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0 |
0 |
0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0093 |
16773 |
3320 |
(四)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
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028191万元,比2004年增长2.5倍。其中,采矿业占35.2%,制造业占64.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0.1%。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的行业有9个,比2004年增加5个。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十亿的行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利润100651万元,比2004年增长3.2倍。其中,采矿业盈利51757万元,制造业盈利49621万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727万元。营业利润超过亿元的行业有2个(详见表5)。
表5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
和营业利润的行业分布
|
主营业务收入 |
营业利润 |
合 计 |
1028191 |
100651 |
采矿业 |
361528 |
51757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309839 |
53503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4797 |
282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42740 |
-2591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4152 |
563 |
制造业 |
665588 |
49621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539 |
-34 |
食品制造业 |
440 |
-2 |
饮料制造业 |
1667 |
489 |
纺织业 |
0 |
0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148 |
1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0 |
0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845 |
7 |
家具制造业 |
350 |
3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3491 |
22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1988 |
186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0 |
0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180623 |
50063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73014 |
3147 |
医药制造业 |
0 |
0 |
橡胶制品业 |
270 |
5 |
塑料制品业 |
4999 |
-86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1966 |
190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35322 |
-586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56314 |
-3331 |
金属制品业 |
2704 |
-98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41434 |
604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34 |
-5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23969 |
164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120 |
4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2 |
-3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727 |
0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3622 |
-341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075 |
-727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01 |
-10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0 |
0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974 |
-717 |
单位:万元
(五)工业企业科技活动[1]。
2008年末,全区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有8个,占单位总数的6.9%。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有3个,小型企业有5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28人,比2004年增长43.9%;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为124人,占37.8%。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5462万元,比2004年下降36.7%。其中,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2356万元,占24.8%。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活动经费支出为2628万元,比2004年增长19.5%,投入强度(R&D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3%。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R&D活动经费1889万元,投入强度为0.3%。
二、建筑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区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21个,从业人员 1942人。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2个,占9.5%;私营企业14个,占66.7%;其余类型企业5个,占23.8%。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48.3%;私营企业占37.0%;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占14.5 %;其余类型企业占0.2%(详见表6)。
表6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
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21 |
1942 |
内资企业 |
|
|
国有企业 |
1 |
338 |
集体企业 |
|
|
股份合作企业 |
|
|
联营企业 |
|
|
国有联营企业 |
|
|
集体联营企业 |
|
|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
|
|
其他联营企业 |
|
|
有限责任公司 |
5 |
883 |
国有独资公司 |
1 |
600 |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
4 |
283 |
股份有限公司 |
|
|
私营企业 |
14 |
718 |
其他内资企业 |
1 |
3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
外商投资企业 |
|
|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42.9%;建筑安装业占4.8%;建筑装饰业占33.3%;其他建筑业占19.0%。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6.8%;建筑安装业占0.1%;建筑装饰业占1.3%;其他建筑业占11.8%(详见表7)。
|
合 计 |
|
| |||
资质内企业 |
资质外企业 | |||||
企业法人 |
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 |
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个) |
(人) |
(个) |
(人) | |
合 计 |
21 |
1942 |
10 |
1825 |
11 |
117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9 |
1686 |
7 |
1676 |
2 |
10 |
建筑安装业 |
1 |
2 |
|
|
1 |
2 |
建筑装饰业 |
7 |
26 |
|
|
7 |
26 |
其他建筑业 |
4 |
228 |
3 |
149 |
1 |
79 |
(二)建筑业总产值。
2008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23115.7万元。其中,资质内企业[2]完成20733.9万元,资质外企业完成2381.8万元。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5.5%;建筑装饰业占1.3%;其他建筑业占13.2%(详见表8)。
表8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建筑业总产值的行业分布
单位:万元
|
合 计 |
|
|
资质内企业 |
资质外企业 | ||
合 计 |
23115.7 |
20733.9 |
2381.8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19765 |
19760.4 |
4.6 |
建筑安装业 |
|
|
|
建筑装饰业 |
288.5 |
|
288.5 |
其他建筑业 |
3062.2 |
973.5 |
2088.7 |
(三)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
2008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5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88万平方米,竣工价值5516.6万元,其中住宅建筑竣工面积5.19万平方米,竣工价值5053万元(详见表9)。
表9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
|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
房屋建筑竣工价值 |
(万平方米) |
(万元) | |
合 计 |
5.88 |
5516.6 |
厂房、仓库 |
0.23 |
160.4 |
住宅 |
5.19 |
5053 |
办公用房 |
0.2 |
159.3 |
文化、体育用房 |
0.26 |
143.9 |
(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的资产合计为33472.9万元,负债合计为18895万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577.9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6.5%(详见表10)。
表10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行业分布
单位:万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合 计 |
33472.9 |
18895 |
14577.9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32455.5 |
18774.5 |
13681 |
其他建筑业 |
1017.4 |
120.5 |
896.9 |
(五)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24308.3万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96.1%,其他建筑业占3.9%;利润总额355万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58.9%,其他建筑业占41.1%(详见表11)。
表11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
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单位:万元
|
工程结算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
24308.3 |
355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23352.6 |
208.9 |
其他建筑业 |
955.7 |
146.1 |
注释:
[1] 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普查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2]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指依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2001年第87号)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已经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资质外建筑业企业指虽然没有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但实际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建筑业企业。
[3]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分为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总承包企业指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的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指获得专业承包资质,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