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从业人员队伍稳定,平均工资增幅较大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9-12-04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2009年,我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为单位从业人员和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上半年劳动工资总体呈现为:单位从业人员队伍稳定,劳动报酬增长较快,不同行业和经济类型之间劳动报酬差距拉大。截止6月底,全区全部单位从业人员10115人,同比减少67人,下降0.65%;累计发放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3489万元,同比增加3356万元,增长32.78%。
一、从业人员队伍稳定 ,人员分布变化各异
截止6月底,全区全部单位从业人员10115人,同比减少67人,下降0.65%,从业人员队伍基本稳定,但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行业人员分布变化各异。
(一)、从经济类型分类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总数8155人,同比减少108人,下降1.31%;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总数487人,同比增加223人,增长84.47%;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总数1474人,同比减少182人,下降11.0%。
(二)、从行业分类看:建筑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保障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7大行业从业人员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增幅居前三位的是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业、教育、 卫生和社会保障业,增幅分别为:22.9%、6.6%、6.0%。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大行业从业人员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减幅居前三位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减幅分别为:-79.4%、-43.2%、-26.4%。
(三)、从国有单位中的企业、事业、机关分类看:企业单位在岗职工总数1197人,同比减少31人,下降2.52%;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总数5234人,同比增加40人,增长0.77%;机关单位从在岗职工总数1682人,同比增加55人,增长3.38%。
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稳步增长
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和工资正常晋升以及公务员阳光津贴兑现等因素的带动下,从业人员报酬稳步增长。2009年上半年,全区累计发放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3515万元,同比增加3289万元,增长32.17%。其中:在岗职工工资13489万元,同比增加3330万元,增长32.7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3391元,同比增加3366元,增长33.58%。
三、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压力大,供求矛盾突出。新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给就业工作带来了压力,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区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就业的需要,就业岗位的相对不足以及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二)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
1、从经济类型分类看:1-6月 ,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分别为:14334元、 12558元、8471元,由此可见,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水平仍然较低。
2、 从行业分类看:1-6月,在国民经济19个行业中,我区占14个行业,平均工资水平排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分别为17466元、16990元、16719 元,平均工资水平排后三位的是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分别为8363元、8385元、8798元。最高行业的人均工资是最低行业的1.1倍。
3、从国有单位中的企业、事业、机关分类看:1-6月,企业、事业、机关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分别为:10920元、13907元、18095元,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低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水平。
四、对策与建议
2009年,全区就业压力大和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大等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有扩大之势。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
(一)努力抓好经济发展以扩大就业。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思路及要求,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同时要积极引导和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增强竞争意识。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促使其能更多的接纳待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适当提高企业最低职工生活费发放标准,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