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200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9-09-14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统 计 资 料
总量略增 速度增加 后劲乏力 形势严峻
----仁和区200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和优势产业开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实施重点突破,着力实施工业止滑提速和投资拉动战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
上半年,全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65308万元,同比增长15.2%(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3276万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7935万元,同比增长18.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4097万元,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完成237006万元,同比增长19%;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0929万元,同比增长11.8%。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79247万元,同比增长26.7%。
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今年以来,我区各级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积极抗御自然灾害,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做好灾后重建的同时全力抓好农业生产恢复工作,上半年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407万元,同比增长4.5%,农业增加值23276万元,同比增长4%。
小春粮食产量达14650吨,同比下降2.33%,蔬菜产量101242吨,同比增长8.29%。畜牧业产品产量增加,价格大幅下滑,散户养殖处于保本临界点,影响农户养殖积极性。上半年全区出栏肉猪99575头,同比增长4.01%;出售和自宰肉用牛6292头,同比增长5.66%;出售和自宰肉用羊48325只,同比增长5.56%;出售和自宰肉用家禽955782只,同比增长3.07%;期末生猪存栏182545头,同比增长2.04%,期末羊存栏87193只,同比增长4.58%。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区统计局对全区10个乡镇100户农村住户的调查资料结果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370.9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05.56元,同比增长10.58%,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人均现金支出为6031.2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51.87元,同比增长44.31%。
经测算,2009年上半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74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0元,同比增长10.9%。
二、工业增速回落
1-6月全区12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22487万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1-5月回落8.3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209256万元,同比增长21.2%。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但宏观经济形势没有明显改善,内需仍然疲软,工业品价格仍然低位运行,我区工业增速逐月回落,形势不容乐观。
增长的主要因素
1、钒钛园区成为我区工业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1-6月市钒钛产业园区完成产值191634万元,同比增长11.3 %,主要因素是钒钛产业园区企业1-5月享受每度电0.074元的电价优惠,使企业降低了成本,刺激了园区企业的生产,使园区生产比较正常,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2、钢城集团成为我区工业经济增长的亮点。今年钢城集团轧钢厂纳入我区统计,为壮大我区工业经济总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利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困难,市场疲软,内需不足,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低位,使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加上部分采煤企业安全许可证到期,大批企业停产半停产。全区12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6月份共有31户企业停产,其中有9户企业2009年1-6月完全停产。骨干企业生产下滑影响工业经济增长。1-6月恒鼎煤焦化公司完成产值28327万元,同比下降57.6 %;圣达焦化完成产值24896万元,同比下降27.3 %;川投化工完成产值42088 万元,同比下降19.9 %。
2、新建成投产工业企业少,在建项目进度慢,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1-6月新建成投产工业企业共有6户,其中有2户达到规模以上统计标准,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贡献率仅为0.3%。在建工业项目,由于市场前景不明朗,资金不足,企业持谨慎投资态度。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降
1-6月水泥产量完成21.18万吨,同比增长40.8%,机焦43.53万吨, 同比下降13%,钢材219352吨,同比增长71.9%,高钛渣39607吨,同比增 长171.37%,钛白粉42242吨,同比增长142.63%,黄磷37244吨,同比增 长1.84%,生铁10203吨,同比下降91.19%,原煤138.93万吨,同比下降 9.4%,洗精煤82.56万吨,同比下降20.1%,铁合金11842吨,同比增长 6.9%。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随着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上半年我区投资项目个数达186个,其中上年接转项目84个,累计新增项目102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808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目标73亿元的50.42%,超进度0.4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125451万元,增长51.7%。
1、从投资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72823万元,同比增长83.31%;更新改造投资完成46627万元,同比下降0.3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653万元,同比下降86.78%;农户投资完成42982万元,同比增长9.07倍。基本建设和农户投资大幅增长,是推动上半年全区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基本建设投资由于大项目的支撑,力度明显加大,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
2、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进度加快,带动了全区投资的增长。
基本建设投资总量大,拉动区域投资增长。上半年全区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72823万元,增速达83.31%,占全区投资总额的74.12%;随着一批重点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保持大幅增长,主要有:无患子加工皂苷粉项目、苴却石集中加工区项目、国钛6万吨高钛渣工程建设项目、新钒220KV输变电工程、仁和220KV输变电工程、商业影视城、炳仁线后段及移民安置工程、四季花城连接线等。另外一大批灾后重建项目也有序推进,主要有投资1.5亿元的中小学重建及卫生院重建等。基本建设投资额度大,增速快是今年拉动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中坚力量。在上半年全区投资完成额中,工业投资16859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5.8%;教育事业投资357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0.09%;水利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52999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4.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5518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4.99%。这些基础设施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均有明显提高。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继续增加,如攀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4409万元,仁江钒钛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2861万元,攀钢集团企业总公司海绵钛工程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34969万元,工业企业投资速度进一步加快,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投资的主导地位继续加强,带动我区投资继续增长。
3、农房建房投资大大增加,增幅显著。
上半年农户建房投资达4298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07倍。 今年我区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整体推进有力、有序、有效。上半年已全部完成6900户因灾受损农户的过渡性安置工作,农房因灾需重建6593户,已开工6572户,开工率99.68%, 其中:在建1507户,占需重建户的22.9%,已建成5065户,占需重建完户的76.8%;全区因灾需加固维修21641户,已完成21176户,完成率97.9%。
4、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下降,对全区投资拉动副作用明显。
今年上半年我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653万元,同比下降86.78%。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多数已经竣工,没有投资只有销售,有投资进度的开发项目只有2个。跨区房地产项目由于按企业注册登记地统计,今年不再划分我区,所以房地产投资下降幅度不断加大,下半年我区房地产投资如果争取开工项目顺利实施,那增幅才有可能回升。
四、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需求进一步升温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农民工工资、增加离退休人员工资和建立新型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落实和国家对社会保障利民政策的出台,居民消费将逐步减少顾虑,继续升温;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785.89元,同比增长21.99%。消费品市场需求平稳,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51万元,同比增长18.7%。
五、财政收支运行平稳
1-6月,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税收基本实现均衡入库,确保了全区各项事业发展。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2465万元,同比增长15.82%,财政支出实现36087万元,同比增长29.36%。其中仁和区实现本级财政收入24417万元(扣除市钒钛产业园区),同比增长25.09%,实现本级财政支出26070万元,同比增长24.05%。
六、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全区经济取得了平稳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农民增收速度较慢、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回落等问题也显现出来,部分指标完成进度较差,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工业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大项目支持。工业园区聚集效应不明显,工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支撑力强的工业项目较少,产业链延伸有待加强。同时,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能消除,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市场需求萎缩,企业盈利大幅下降,流动资金紧缺,工业企业发展环境仍然严峻。
2、项目投资进度较慢,拉动作用不够明显。受经济危机影响,大部分企业没有满负荷运行,甚至还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企业由于担心产品销路,投资进度迟缓,观望态度显著,直接影响了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
3、项目进度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有些重大项目还受前期报批、资金筹措、基础配套、拆迁等因素的影响,项目建设和投入速度不够快,有碍经济快速增长。
4、部分项目资金紧缺,筹资难度仍然较大。项目资金落实难仍然是我区项目建设的“瓶颈”制约,尤其是灾后重建等重点项目多依靠极为有限的国债和专项资金投入,大多反映出资金困难问题,影响项目推进。
七、下步工作建议
1、加强企业协调工作。一是加强工业企业服务,尤其是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服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业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下一步要 组织经济发展部门相关人员深入企业了解实情、认真分析、研究对策,要在帮助企业打开市场、拓展业务、提升产能、扩大融资、产业升级上加强服务;二是把握机遇,积极做好对接省、市财政各条线的扶持项目,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资金扶持;三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抓好白云铸造、富帮钒钛制动鼓、攀西石墨技改扩能项目建设,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加大经济运行监测力度。在当前复杂的经济运行宏观环境和全区繁重的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背景下,必须进行一步强化目标跟踪分析力度,继续做好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通报制度,不断深化发改、经商、统计部门经济形势分析合作机制,及时掌握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协调工作步骤,确保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3、营造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环境。督促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越的发展平台,积极为重大产业化项目企业争取各种优势政策,尤其是争取兑现省、市、区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的系列优势政策,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形成亲商、爱商的氛围,让投资方放心投资、放心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以商招的良性循环。
4、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紧盯做大做强产业目标,围绕大型企业配套服务招商,形成最终消费品企业链。同时,发挥行业商会、协会、中介机构、咨询机构等组织的作用,加大培养围绕重大产业化项目企业的产业发展力度,形成产业集群,发挥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园区集聚,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推动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5、加强金融协调力度,缓减企业资金压力。积极与商业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协调,协助企业完善融资资料,缓减企业资金压力。
6、努力保持房地产业适度健康发展。加强我区最佳人居环境的宣传力度,继续实施适度发展、成片开发政策,有计划、适度、及时供应土地,增强房地产企业和各类购房者的信心,巩固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战略预期。
7、培植一批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要积极推进钒钛产业园区和“一区五园”新项目建设,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要认真抓好园区规划,按照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市场导向、突出特色的要求,科学研究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及发展目标。要加快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园区产业吸纳能力和服务功能。
8、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消费扩张,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全面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创建一批龙头景点和龙头景区,采取“全方位开放,适度超前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市场,创造良好的旅游新形象。紧紧围绕居民消费需求,巩固发展商贸流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保险、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改善城乡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报:区委 区人大 区政府 区政协 区纪委 市统计局
送:区属各部门
撰搞:牛朝伟 印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