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201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07-09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仁和区201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受宏观经济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过度。2015年一季度,仁和区经济运行的走势表现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增速放缓,投资下滑,消费市场平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一季度,仁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98亿元,同比增长7.9%(速度为可比价,以下同)。其中:一产业增加值0.92亿元,增长3.3%;二产业增加值35.94亿元,增长8.8%;三产业增加值7.12亿元,增长4.1%。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6.43亿元,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2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79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加值为3.35亿元,增长5.3%。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去冬今春,全区未受霜冻等自然灾害。小春生产正常,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增;大春备耕有序,水库蓄水6700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蓄24%;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项目顺利实施,使我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畜牧业未发生重大疫情,生猪价格开始回升。农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一季度,实现农业总产值1.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农业增加值0.92亿元,增长3.3%。生猪出栏4.43 万头,增长0.2%,期末生猪存栏13.17万头,增长0.1%,肉类总产量0.4万吨,增长1.6%。
二、工业增速放缓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106.2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区属工业完成52.2亿元,增长13.3%;钒钛园区完成49.9亿元,下降0.5%;钢城集团仁和辖区企业完成4.1亿元,下降3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其中:区属工业增长17.5%;钒钛园区增长0.5%。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是一升一降:
(一)区属工业大幅增长。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富帮公司1000万件钒钛制动鼓项目建成投产一年,生产进入正轨,一季度实现产值12.6亿元,同比增长38.1%。二是煤炭复产工作稳步推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10%。三是新入库2户企业实现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2倍。
(二)钒钛园区工业下降。受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低迷影响,市场需求不旺,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企业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企业产能不能有效释放,钒钛园区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园区一季度产值下降0.5%。
三、固定资产投资呈负增长
一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89亿元,同比下降20.3 %。其中:区本级完成投资28.36亿元,下降23.81%;钒钛园区完成投资4.53亿元,增长12.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13亿元,下降63.5%,商品房销售面积3.57万元平方米,下降63.5%,销售额完成1.4亿元,下降66.6%。
固定资产投资受连续几年高速增长、基数大和库存在建项目减少等因素影响,加之商品住宅销售市场疲软,房地产行业调整继续承压,虽获新入库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扩能改造工程、仁和区干坝子风电场等重点项目支持,但难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趋势。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继续增长难度加大。
四、消费市场稳定增长
一季度,仁和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29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列县区第1位。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5.3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为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汽车销售大幅增长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我区49户批发零售企业中汽车销售25户,随着人们收入不断增长,汽车进入普通家庭步伐加快,汽车消费稳步增长。2015年一季度汽车销售实现零售额4.4亿元,同比增长16.9%,为我区限上企业零售额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新增企业拉动明显。2015年新增4户限上零售企业,一季度实现零售额0.87亿元,同比增长6.6倍,为限上零售额增长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今年新增3户汽车销售企业:攀枝花远邦之星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攀枝花跃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攀枝花驭马车业有限公司,其中2户为销售高档汽车的外资企业,规模较大,对全区零售额增长拉动明显。
五、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765元,同比增长9.1%。增收主要因素:一是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工资逐年稳步提高,拉动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城镇居民房屋出租和投资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增长成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亮点。三是城区基础建设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常住人口增加,拉动餐饮、零售等行业发展,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
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944元,增长11.4 %。增收主要因素:一是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扩能改造工程、风电场等项目和本地企业用工递增,工资待遇增长,农民家庭经营规模不断增大,季节性用工增多,农民务工收入增加。二是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规模种养殖户带动作用明显,影响周围农户不断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向荒坡、荒山和荒滩等闲置宜农土地要经济效益,农民增收有后劲。
六、地方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受煤矿企业停产、房地产销售艰难、基金收入下降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呈负增长,而人员增资、民生支出、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压力增大,全区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一季度,仁和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含钒钛园区,以下同),同比下降51.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2亿元,增长2.9%;基金预算收入完成0.48亿元,下降83.9%。地方财政支出2.82亿元,下降27.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2亿元,增长11.1%;基金支出1.2亿元,下降50.9%。
七、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工业经济增长乏力。一是从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看,市场低迷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市场需求不旺,企业产能不能有效释放,通缩趋势比较明显,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我区工业经济发展。二是新增企业拉动能力有限。2015年新增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较小,一季度完成产值2.16亿元,对全区工业增长拉动作用有限。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缺少项目支撑。一是房地产业发展缺少后劲。受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业持续调整,购房者观望情绪浓等因素影响,房地产项目开工不足,对投资贡献低于预期。二是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储备少,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不构成支撑。新入库的金沙江牛筋树河道整治、桃树平风电场和汉风物流汽车城项目对投资增长拉动有限。三是重点项目富邦钒钛制动鼓已竣工、观音岩电站和丽攀高速已进入项目收尾阶段,投资量大幅下降。
(三)限上零售额企业结构不合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主要是汽车销售、药品销售和钢材销售,零售主要靠汽车销售和药品销售。汽车销售占的比重特别大,超过零售总额的50%。2015年49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单位中汽车销售达到25户,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主要靠汽车销售增长拉动,随着基数逐年增大,在没有重大利好政策刺激下,汽车销售保持高速增长难度较大。
(四)服务业缺少龙头企业。服务业企业规模小,实力不足,缺少服务业龙头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季度波动较大。
(五)城镇居民收入渠道单一,农村居民收入全省排位居前。一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靠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拉动,而这两项收入增长对国家政策性调资依赖度较高。二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数较大,在全省排位居前。为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各级在评估增速时,增长速度将会向基数低的地区倾斜。
八、建议及对策
1.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强产业扶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节能降耗、环保生产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扶持;二是继续优化产业结构,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盈利空间。
2.加快服务业发展,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增强服务业对就业人员的吸纳力。
3.不断增加项目储备,狠抓新项目开工,做好在建项目进度跟踪,搞好项目服务。及时召开项目协调会和现场办公会,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4.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入,把仁和建成攀枝花最宜人居乐居城市,带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5.增加就业岗位,拓展居民收入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者的就业竞争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