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仁和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实现开门红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1-04-25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统 计 资 料
第四期
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仁和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实现开门红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对完成“十二五”规划意义重大。今年以来,仁和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组织,齐心协力,狠抓关键,取得了“十二五”开门红。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58.17亿元,同比增长102.8%,完成增加值21.56亿元,同比增长44.2%,规模以上工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一、1-3月规模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一)重工业增长加速,重工业对全区工业快速增长起主要的拉动和支撑作用。1-3月重工业累计完成产值47.76亿元,同比增长77.9%,占总量的82.1%。重工行业中,煤炭洗选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97亿元,同比增长74.84%,占总量的27.46%,冶炼行业、铁矿采选等行业的增幅均在40%以上,化工等主要耗能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16亿元,同比增长48.44%,占总量的32.93%,从而带动了全区重工业的增长。
(二)钒钛产业园区工业增长强劲。钒钛产业园区企业在部分骨干企业的拉动下,增速加快。园区的钒钛生产等已具特色和规模,呈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了高钛渣、钛白粉、黄磷、硫酸等一批行业突出、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1-3月完成工业产值23.16亿元,同比增长86.65%,增加值8.01亿元,增长46.5%。
(三)大中型企业仍然是全区工业的中流砥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仁和辖区企业1-3月完成工业总产值5.85亿元,同比增长34.42%,占总量的10.05%,恒鼎集团仁和辖区企业1-3月完成工业总产值5.98亿元,同比增长65.75%,占总量的10.27%,长矶金属工业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67亿元,同比增长30.35%,占总量的2.86%。
(四)、规模以上企业虽然数量减少但企业发展向好。截止3月底,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11家,比同期减少了32家,(四家退出规上企业,29家在工业的培育库)但同比产值增长的有94家,增长面达84.68%,比去年同期提高9.31个百分点,实现产值48.58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3.51%。其中,产值超千万元企业9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6家;超5000万元企业30家,同比增加16家;超亿元企业15家,同比增加11家。
(五)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截止3月底,生产原煤99.73万吨,同比增长32.9%;洗精煤84.33万吨,同比增长45.6%;焦炭18.22万吨,同比下降0.8%;高钛渣3.97万吨,同比增长75.66%;钛白粉3.94万吨,同比增长56.97%;同比增长39.2%;硫酸10.3万吨,同比增长29.5%。
(六)主要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从2011年1月开始部分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原煤价格580元/吨,同比增长18.95%;洗精煤价格1189.15元/吨,同比增长36.68%;焦炭1658.34元/吨,同比增长24.4%;黄磷14786.32元/吨,同比增长5.49% ;钛白粉价格14358.97元/吨,同比增长31.25%。
(七)非公有制经济结构攀升。1-3月,非公有制工业完成产值5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7%,销售产值47.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4%,非公有制工业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88.26%,比上年同期提高11.9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推动全区工业稳步增长。
(八)产销衔接较好。截止3月底,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54.20亿元,增长124.4%,完成工业产品销售率93.2%,产销衔接较好。
二、规模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2011年,虽然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但从发展角度看,发展速度仍然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还需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需加强。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我区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融资困难,造成有好的项目无法上马,一些订单无法承接,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资金不足是造成企业生产困难的主要因素。
(二)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我区目前工业经济主要还是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为主,虽经过这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但企业小、低、散的局面仍未根本转变。在产业机构上,我区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企业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在行业结构上,主要行业支撑不够明显,产业链扩展不深,影响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规模效应。
报:区委 区人大 区政府 区政协 区纪委 市统计局
送:区属各部门
撰稿人: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