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加强法治宣传创建“法治仁和”
“工会+法院”调解新模式 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赋能”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2-12-30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为当好职工“娘家人”,更好地为劳资双方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仁和区总工会与区人民法院联合率先建立了“劳动争议多元化调解工作室”,合力多元解纷、提高审判质效和司法服务上出新招,以实际行动解民忧、护民利。
实行部门联动组合化。区总工会以联动解纷为抓手,充分发挥工会的行业管理和专业领域优势,积极强化法院审判指导作用,在区人民法院设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室,聘请专业律师为调解员,定时定点开展调解,区法院在接到相关诉讼案件时,开展案件审查前置机制,积极引导纠纷当事人接受调解,以派单方式将调解案件派给工作室,工作室专业调解员积极与劳资双方沟通,调查案情,努力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格局。从今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已成功调解案件3件,为3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76万元。
实现纠纷调解高效化。区总工会依托“劳动争议多元化调解工作室”,与区法院打通流转渠道,实现诉调无缝对接,让工会化解劳动争议更具公信力、更加高效化,“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调解模式建立后,织密了调解全面覆盖于案件诉前、诉中、诉后各阶段的网络。与此同时,以往一场诉讼官司打下来,至少要耗费四五个月的时间,不仅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加重了法院的审理负担,而通过调解解决纠纷,不仅节约双方成本,更重要的是相较仲裁、诉讼,采用协商性强、对抗性弱、灵活度高、成本低廉的调解方式,更有利于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推进调解队伍专业化。实行“工会+法院”联动机制后,工作室由4名专业律师每周驻点在区人民法院开展调解,区法院定期对调解员指导培训,协同劳动争议调解团队全程参与、全链条式化解各类劳资纠纷,有效推进调解队伍专业化,针对调解成功的案件积极上报,调解不成功的由区总工会给予每件400元补助,做到了多元化解工作有场地,有人员,有经费保障。
仁和区总工会创新工作方式,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赋能”的作法也得到了市总工会的认可, 8月4日全市贯彻落实全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推进工作会会议精神暨全市工会法律工作会在仁和区召开,各区县总工会也莅临仁和区劳动争议多元化调解工作室进行现场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