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加强法治宣传创建“法治仁和”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专栏——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第三期)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10-25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5、为什么说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流之长者,其源也远。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1921年至今,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100多年,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法治、建设法治、推进法治、厉行法治的100多年。这1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丰富实践,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孕育发展提供了最丰沃的土壤。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中,就注重加强法制建设、开展法律斗争,围绕团结争取民众、巩固革命政权、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等进行了大量探索。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华北人民政府以及不同时期的各个革命根据地、边区和解放区,领导建立苏维埃代表大会、工农兵代表大会、参议会、人民代表会议等立法机关、权力机关;制定颁布宪法大纲或者施政纲领等宪法性文件和刑法、民法、婚姻法、土地法、经济法、组织法、行政法规等数以千计的法律法令;设立仲裁部、法庭、法院、工农检察、公安保卫、军事裁判所、劳动感化院等各类司法机构,建立侦查、检察、审判、人民调解等制度,创造“马锡五审判方式”,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司法组织系统和制度体系;提出党内法规概念,制定党章以及许多重要党内法规,成立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中央法律委员会。这一系列探索实践,为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在创建新中国的进程中,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迅速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框架,不断完善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构筑起较为完整的立法、行政、司法体系。婚姻法、工会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以及国家机关组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实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公安普遍建立,确立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法学教育、研究机构和队伍。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正式颁布,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规定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指明了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奋斗的正确道路。1957年后,由于“左”的思想抬头,全社会法治观念逐渐淡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逐步恢复确立法律的地位和权威,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把依法行政确定为各级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基础性法律相继出台。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制定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涉外经济法律法规,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工商、税务、土地、卫生等行政执法机构恢复运转,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恢复发展。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2010年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保障和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赢得人民拥护、具有显著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源头活水,成就大河奔流。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丰富实践中,形成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等不同会议、场合,多次对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法治建设的历程和成就经验作出重要概括和论述,进行集中提炼和升华,并以新的视野、新的认识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法治思想,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总结我们党新民主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基础上,进行艰辛理论探索的智慧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共同精神财富。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想象。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法治思想光辉旗帜,不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上书写新的恢宏华章,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6、如何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1年11月16日,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确立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权威辅助读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做到“深学之、笃信之、践行之”。

要切实做到“深学之”。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实践结合起来,多思多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要切实做到“笃信之”。坚持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鲜明政治导向、深远战略思维、强烈历史担当、真挚人民情怀、科学思想方法,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加强对当前法治领域错误思想观点的辨析,旗帜鲜明对错误言论进行批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进一步巩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

要切实做到“践行之”。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紧密结合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紧密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谋划和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法治建设。深入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努力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效更好转化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生动实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所在,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强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带学促学作用。要切实承担起组织推动学习贯彻的领导责任,抓好各级党组织的学习,抓好法治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重点课程,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学以致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抓好高等院校这个重要阵地。高等院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利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形成更多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高质量成果。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青年头脑,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信念、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信心;善于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投身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抓好通俗化大众化这个重要任务。法治的根基在人民,人民群众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处于主体地位。要努力构建接地气、有生气、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大众话语体系,架起习近平法治思想通向人民群众的桥梁。要建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师资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开展分众化、对象化的宣讲,把理论讲通透、把思想讲鲜活。要综合运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用丰富多样、有时代气息的形式载体生动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改进创新网上理论宣传,推动这一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之光照耀,法治中国的擎天大厦一定能够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一定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审核: 攀枝花市仁和区司法局   责任编辑: 攀枝花市仁和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