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新闻动态 > 头条图片新闻

仁和区:和谐背后的热度与温度

来源:这里仁和     发布时间:2022-03-22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校园教室内书声琅琅,操场上欢声笑语;滨河公园百花齐放,观光步道人来人往;广场上,跳广场舞的老人们精神爽朗,舞姿充满活力……一幕幕健康向上的场景,印证着人们幸福和谐的生活,同时传递出城市发展的热度与温度。

王东/摄

今年以来,仁和区持续改善民生,大力实施善治安民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们切身感受到和谐仁和的魅力。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在仁和区幼儿园沙贝路分园,孩子们个个神气十足,在老师的带领下活力满满地做早操,整个操场洋溢着孩子们饱满的热情,合着轻快的音乐,认真地展现出每一个动作。

该园于2021年7月修建完成,占地面积约七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教学规模12个班级,可容纳幼儿360余名。

自2020年以来,仁和区累计投入2260万元改造和新建了大河中学运动场、中坝乡中心学校学生宿舍楼和大龙潭乡中心学校综合楼等义务教育学校项目,改造运动场3万多平方米,新建校舍4200平方米,现均已完工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

未来五年,仁和区计划投入资金约1.5亿元,建设校舍面积12万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面积4.7万平方米,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促进教育均衡。对外地到我区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好入学,享受优质教育,形成通过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聚集人口、稳人增人目标。

苏波/摄

推动社区亲民化改造

家住在大河中路街道渡口社区半岛阳光小区的何思洁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等待期间,他来到社区新增的书吧书架前,找到一本心仪的书籍,坐在沙发上认真翻阅着。

社区居民 何思洁:以前的办公楼引导设施比较差,我们有时来办事都不知道找谁。现在,一进门就有工作人员引导,让我感觉很温暖。

渡口社区亲民化改造于2021年7月20日完工,投资100余万元,在一楼打造800平方米公共服务场所,新增书吧、妇女儿童娱乐中心等区域。前来办事的群众可以坐在沙发上看书、喝水,体验宾至如归的感觉。

目前,大河中路街道已完成了大河中路社区、渡口社区的亲民化改造工作,弯腰树社区、阳光社区的亲民化改造也正在进行中。而这,只是仁和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的一个缩影。到2022年底,仁和区计划完成辖区内7个乡镇(街道)的2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积极回应群众对便捷高效社区服务的向往,切实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社区居民“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温馨家园。

推进医疗健康建设

3月18日,在位于仁和镇弯庄社区的仁和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仁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新建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抢抓工程进度,力争在4月底交付使用。

据施工方介绍,该项目主体结构和外部装修已全部完成,1至3楼内装已完成内墙抹灰、吊顶、门窗安装及地坪工程,按照进度能够在工期内交付使用,4至5楼已完成通风管道、末端试水装置、实验室玻镁板等安装。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15亩,建设规模为6800平方米(其中仁和区疾控中心建设规模4500平方米,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规模23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仁和区疾病防控用房不足,业务分区不清的问题,降低群众交叉感染传染病风险,满足新增业务、特殊实验室用房需求,同时提高疾病检测能力,满足辖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及公共卫生需要,建成信息化、现代化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

砥砺新作为,逐梦再起航。2022年,仁和区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全面衔接为目标,投资约17亿元,攻坚项目11个。通过普达学校及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天然气置换、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等项目工程的建设,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医疗健康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