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新闻动态 > 头条图片新闻

乡村振兴看仁和|混撒拉村:打造人居环境新样板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来源:这里仁和     发布时间:2021-04-27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也事关广大群众根本福祉。作为攀西芒果产业发源地的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近年来在紧扣“污水、厕所、垃圾”三大革命的基础上,创新举措、取长补短,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永忠/摄

4月20日,混撒拉村混撒拉组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花香阵阵、流水潺潺。昔日“田园”而今“公园”,令人想不到的是,这里居然是混撒拉组村民们的生活污水排放点。

自园区建设以来,混撒拉村就创新举措,引进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将附近30户150余人的生活污水全部汇聚于此统一处理,最终排放入园区的人工湿地中。通过设备中的“硝化菌”进行生物处理,加上人工湿地中亲水植物再次吸收,将污水处理效果最大化、耗能最小化、操作智能化。

仁和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股股长王茂春这个点位主要是采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加上人工湿地的模式,对该聚居点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治理后的出水标准达到四川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三级标准,这个模式也是我们根据其他地方做得比较好的经验第一次引进采用。

据了解,该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生物降解工艺,具有“低成本、低耗能、易维护、高效率”的特点,配合约1200平的人工湿地,每天能处理污水8吨左右。

如今的湿地中,美人蕉、花叶芦苇、睡莲竞相盛放,两岸垂柳婀娜多姿,岸边水鸟翩翩起舞,恍惚间还以为身处城市的公园中。

仁和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股股长王茂春下一步针对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后期运维、管护费用的问题,我们在项目中增加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一方面可以解决运行设备的电力,另一方面增加的太阳能可以转换为电能,并网产生效益。

院子里堆柴火,院角有旱厕,厕所旁养牲畜,这也许就是大家对农村居住环境的刻板印象,可如今的混撒拉村早已改头换新颜。

当天下午,混撒拉村的村民马有坤正在家中打扫卫生,干净的院坝、亮堂的厕所,居住环境一天好过一天,如今不用谁来督促,马有坤早已养成每天打扫的习惯。

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村民马有坤:以前都是旱厕,臭得很。前年政府给我们补贴修了厕所,现在就很干净了。

厕所干净整洁,生活垃圾也不见了踪影。混撒拉村严格落实“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方式,将餐厨类、可回收、有毒有害、其他垃圾分类处理,告别了垃圾“起堆堆”的过去式。

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村民马有坤:这几年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厕所干净、外头也看不到垃圾,真是比城里都美。

混撒拉村的人居环境日新月异,正是仁和区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的缩影。截至目前,仁和区农村户用厕所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厕所9400余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约90%;各乡镇现有垃圾压缩转运车26辆、环卫设施800余个、专兼职保洁员近600人,每年垃圾清运量约9000吨;农村污水处理方面投入资金约1.4亿元,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7处,配套污水收集管网近58公里,设计日处理量共1800余吨。

李永忠/摄

如今,仁和区农村村容村貌越变越美,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下一步,仁和区将以项目、长效机制、成果巩固为抓手,继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