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新闻动态 > 头条图片新闻

半年工作大盘点|仁和区:聚焦内畅外通 重抓交通建设大会战

来源:这里仁和     发布时间:2020-07-28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石磊/摄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优化城市功能的重要举措。自年初仁和区提出“交通大会战”目标任务以来,仁和区围绕致力对外“大通道”建设、构建对内城市“大骨架”、通畅乡村道路“大脉络”三个方面,不断提升内外通达水平,带动交通运输、物流业及商贸业发展,着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拓宽对外“大通道”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01

对外交通建设,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攀大高速是加强南向联系的一条重要进出川通道,是四川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公路运输通道,也是四川、云南之间重要的旅游通道。项目于2015年12月正式开工,全线长218.8公里,四川境内长40.958公里。目前,攀大高速项目正在进行路面施工、交安、房建、绿化等工作,项目进度已经完成90%以上,预计2020年底实现通车。

▲攀大高速仁和段

2020年1月9日,首班复兴号“绿巨人”动车驶出站台,标志着攀枝花正式进入动车时代,随着动车的开通,实现了市民动车出现的愿望,极大便利市民出行,放大攀西战略资源优势,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高速+铁路+动车”的多样交通方式,会使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最大范围内流动,也会使文化和经济“同城化”。

王东/摄

构建对内城市“大骨架”

提升城市承载力

02

对内骨架构建,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7月1日,仁和区2020年第一批城市道路集中通车仪式在沙贝路路口举行。宣告沙贝路、南沙路、秋沙路、干荷路、华沙路、梨沙路、沙田路、莲花路、总园路、天宇路在内的多条城市道路顺利通车。

李永忠/摄

总长4.3公里的莲花路和总园路是攀枝花火车南站的主干路网,通车后形成了城区与火车南站、高速公路的互联互通。而总长4.8公里的沙贝路、南沙路、秋沙路、干荷路、华沙路、梨沙路、沙田路七条城市道路则是仁和中心道路的立体“骨架”,进一步推动了仁和区区域空间上与“两城”对接,在交通主轴上与“两城”衔接、功能布局上与“两城”承接,从内舒缓城市交通堵塞的压力,便捷市民们的日常出行,为我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李永忠/摄

打通乡村道路“大脉络”

绘筑幸福民生网

03

乡村道路畅通,促进着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上半年,仁和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共5个,包括续建了太福路、岔官路(一、二标)、中啊路、啊龙路和2019年“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百公里示范路修复维修项目。其中1-6月已完成项目建设3个,分别为岔官路(一、二标),中啊路(块菌基地至官方桥段),太福路(福田段)路面改善提升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148万元。

中啊路是仁和区规划中的旅游环线中最为核心的线路,该改善提升工程连接中坝乡、啊喇乡两个乡镇,全长19.414公里。据介绍,项目分为两期进行施工。其中,一期6.5公 2018年3月已完成。二期12.914公里是2019年5月开工建设,2020年4月完工。中啊路的建成进一步推动了“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对仁和区农业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特色农村旅游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力带动当地经济产业发展,有力推动沿线居民收入增加,为实现仁和区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交通基础。

在啊龙路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进行水泥铺设。啊龙路是连接大田镇、啊喇乡两个乡镇,是仁和区重点旅游道路规划中轴线核心道路。道路起于岔官路长坪梁子,止于大田镇大田村下糯禾桥,全长8.211公里,项目预计投资1877.96万元。目前已经开始进行道路硬化,预计年底交工,并实现试运营。

自交通大会战打响以来,仁和区聚焦南向开放门户,在内畅外达、互联互通上取得新进展。着力构建了“双机场”“双车站”为重点的对外交通体系,抓住了火车南站开通机遇,积极培育了相关服务业。商贸城、四号地块等10条城市道路的建成通车,打通了区域交通内循环,实现与“两城”的有效衔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落实落地,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下一步,仁和区还将继续结合“交通大会战”目标任务,全力配合做好“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和全区路网规划成果报送,同时加强在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以及进度管理,确保按照年度目标任务进度实施,实现全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