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新闻动态 > 头条图片新闻
先锋组织|啊喇乡官房村:制定硬核《村规民约》 推动基层治理纵深开展
来源:这里仁和 发布时间:2020-07-23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基层治理的最终目的,
还是要着眼于群众的自治能力提升。
自治能力如何提升?
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乡官房村党组织发力,党员干部带头,善于用好《村规民约》这个抓手,让《村规民约》从弱到强、从虚到实不断完善,群众的自治能力明显提升。
官房村于2019年被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评为“六无”社区,在今年仁和区庆祝建党99周年的大会上,官房村党总支被授予“治理先锋”的荣誉称号。
以前的《村规民约》
形同一张白纸
“在2014年前,我们的《村规民约》仅有八九条,发到村民手中,有的家是贴在墙上的,有的家弄丢了根本找不到,本质上就是一张不起任何作用的白纸。如今不同了,通过不断完善,如今官房村的《村规民约》已经有18条,村党支部要求村组大会小会都要讲讲《村规民约》,邻里之间有问题也要通过它来解决,作用大着呢!”7月18日,官房村老党员欧朝元这样说。
以前的《村规民约》为何形同白纸一张?
欧朝元说,一方面是大家都只注重发展经济,村领导们的心思也不在这个方面,村两委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村上、村民小组开会,都不按《村规民约》来办,吵吵闹闹是常事,最终不了了之,村组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上交矛盾的时候很多,《村规民约》有跟没有一个样,对群众的管理、约束、教育形同虚设。
在基层治理上,仅靠法治和德治,是不能彻底解决基层问题的,想要治理工作见成效,群众的自治必须跟上来。2014年7月,为弥补好基层治理上的这一短板,刚上任的党组织书记唐定海决定,要通过党员干部带头,修改完善《村规民约》,让“软弱”的《村规民约》逐渐 “强起来”和“硬起来”!
三个办法
让《村规民约》逐渐“硬起来”
但《村规民约》“强起来”和“硬起来”的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瓦窑组的组长李忠平说:“在2014年前,我们小组的集体财务问题,群众怀疑的地方多,一开会就吵闹。后来村两委干部多方面收集材料,形成财务管理方面的‘村规民约’,召开会议公布后,问题解决了。现在大家都很信任村组的党员干部,群众在遵守和执行《村规民约》上,基本上是自觉自愿,口服心服的!”
老厂组原小组长陈明玉举例说,今年3月,按照村两委的要求,小组与小组之间交叉检查卫生,用的就是《村规民约》上的条款:“对家庭及周边脏乱差,经教育拒不改正的,一律在村委会及各村民小组的‘五看一比’公示栏通报!我是坚决这样做了的,还为此得罪了一个老组长。摆事实,讲道理,不怕得罪人,这样《村规民约》才会‘硬起来’,成为群众的一种自我教育、约束和管理上的好办法!”
唐定海说,让《村规民约》逐渐“硬起来”的办法主要有三个:
一是党员干部带头遵纪守法,牢记党员和干部的身份、责任,突出‘公心’二字,执行中做到公正、公道。
二是党员干部要心有群众,时刻牢记群众问题无小事。在2017年前,村两委出面解决相关矛盾100多个,特别是邻里纠纷和村组的账务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让党员干部逐渐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依靠党员和群众,不断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加大宣传,让它逐渐成为村级事务管理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解决相关问题上,能作为重要的‘依据’!”
据悉,当前官房村,正准备把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以及做一名文明村民写进《村规民约》,将它增加到19条。
抓好关键
《村规民约》才会成为自治的 “利器”
核桃树小组组长、预备党员陈明金说,今年5月,他用《村规民约》干了一件群众和自己都很满意的大事情。
“架这座解决群众出行难的小钢架桥,我们党员主动投工投劳。我联系了几个自愿出钱的村民,准备共同出材料款。没想到为材料款的事儿,连曾经的两户贫困户,都主动捐资,而且非捐不可,这让我很感动!这件事要是在以前,大家对钱究竟是如何用的,说不定还怀疑多多呢!捐资修桥,肯定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钱呢!”
“村两委善于用好《村规民约》,党员带头干,特别是为公益事业多出力,群众看在眼里,也积极跟了上来。近年来官房村的群众在基层治理自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乡党委书记张怀邦这样说。
为加快村级建设,拓宽致富路,从5月份以来,官房村抓紧施工扩宽进入村子里的4.5公里的公路,村党组织书记唐定海“贡献”了自己的装载机,其亲哥哥唐定财主动把自己的大型挖机也“贡献”出来,无偿使用。村子里有东风车的13个村民,自觉自愿无偿为扩宽道路转运土方2天,有小型挖机的4个村民也乐意地上工地尽义务2天,全村的捐资达到了8.3万元。
“我家的土地和果树,有一些被修路占用了,村上按《村规民约》进行了补偿,我是乐意的。为了大家,我家吃亏点,也没啥!”58岁的罗正会在谈到扩公路的事情时,这样说。
“村干部、小组长们,为修路的事情出力、出钱、出物资、出义务工,还很操心,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的。占几棵树和1分以下的土地,不赔偿,《村规民约》上是写的明明白白的,所以这次修路,很顺利,没有一个群众起来闹意见!”村民张正寿这样说。
在现场指挥挖机工作的村主任胡根耀、小组长李忠平这样说:“党员干部带头,加强宣传,严格按《村规民约》办事,抓好这个关键,《村规民约》才会成为加强村级管理,引导教育群众搞好自治的 ‘利器’,它才会逐渐‘硬起来’,才不至于像以前一样,成为一张不管用的白纸。近3年来村子里的各类矛盾、纠纷,少了很多很多了。这次修路,占了不少土地,挖了很多果树,但是大家都很支持,没有人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