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新闻动态 > 仁和动态 > 仁和要闻
无人机巡河!仁和区河流管理再添科技助力
来源:这里仁和 发布时间:2023-07-31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6月27日,仁和区大河广场,一阵“嗡嗡”声响起,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仁和区的“母亲河”——大河上空沿河“巡查”,河道现状画面实时传送到地面操作人员手中的终端设备上。
眼前看到的这一幕无人机“巡河”,是仁和区继2022年使用无人机巡河以来的第二年。通过无人机巡航40余小时,就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完成仁和辖区金沙江、大河等重点河流近300公里的流域岸线巡察,既高效,又准确。
仁和区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河流有13条,全长370余公里,涉及12个乡镇1个街道,分散于金沙江南北两岸。
李永忠/摄
“过去,各级河湖长和巡河员只能在陆地和水上巡查,容易存在巡查“死角”,人力巡查难度大。”区水利局副局长魏大超介绍,人工巡河1公里大概20分钟,无人机巡河只要3分钟,让无人机担任“巡河员”,进行全覆盖式巡查,空地结合、人机结合,更高效地收集河流信息,提高巡河工作效率。
同时,航拍留存的影像资料,还能成为河流重要的“档案”,便于以后对河流环境、水质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比对,采取针对性措施快速整改,提高河流保护成效。
“通过数据处理平台对信息进行处理,生成正射影像图。”在数据处理办公室,巡河技术人员杨涛将正射影像图与河道管理范围线进行重叠对比分析,“对河道管理范围有无侵占河道种植、非法采砂、违章乱搭乱建,周边有无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四乱”问题提供有效、实时的现场侦查及取证,建立问题台账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乡镇进行整改。”
2017年,仁和区全面落实河长制以来,紧抓“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执法监管”六大重点任务,纵深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禁渔”五项行动,着力科技赋能、强化管护措施,巡河工作从“人巡”到使用APP“智巡”,到如今“人巡+智巡+机巡”长效巡河机制的落地落实,巡河、查河质效不断提升,管河、治河力度不断加强,有力推动全区河流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力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目标,不断提升全区人民对水生态改善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