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新闻动态 > 仁和动态 > 仁和要闻

6—8℃可跨越冬夏!仁和 “田间冰柜”冻出“三鲜”品质

来源:这里仁和     发布时间:2023-06-08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目前,水果的套袋、普通包装纸箱及精包装礼盒,已经全部拉入打包场地,现在就等仁和区的芒果上市,冻库启用在即。”仁和区仁和镇立新村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库管理人员许小平,整理库内水果包装箱时介绍到。这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打包场地内,堆满了各种尺寸和颜色的纸箱,目前冻库正着手芒果上市前准备工作,计划迎接仁和区以及周边地区芒果的储藏高峰。

  

  芒果是仁和区当地的“明星”水果,自1994年规模发展芒果产业至今,经30年精心培育,形成了以大龙潭、前进、布德等乡镇为重点的芒果区域产业带。2022年,仁和区芒果种植面积已达40.5万亩,芒果产量17.7万吨,产值14亿元。支撑这组惊人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冻库给予“一季丰收多季鲜”的支持。

  农产品保“鲜”  增值走更远

  分解、挑选、包装,再预冷到6—8度,仁和区的芒果进行冷藏保鲜处理后,不仅销路好而且价格高。

  

  “每年芒果成熟上市时,如果不把芒果收储到保鲜库,很快就不新鲜了。得益于冷藏保鲜设施,让芒果存放的温度、湿度以及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得到了保障,芒果出库后仍保持原有品质,农户收入也得到了提升。”说起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的好处,许小平赞不绝口。

  

  据悉,2021年,仁和区集“物流一体化、仓储、冷链”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项目顺利落地,该保鲜库总占地30亩,建成高温库1067吨,低温库200吨,气调库2600吨,分拣中心11200平方米,已于去年5月投入使用。保鲜库的建成,有效延长了农产品仓储保鲜时间,让农产品增鲜又增值。

  市场上抢“鲜”  主打季节差

  每年5月至12月,仁和区不同品种的芒果便开始分批上市,在传统销售方式下,最多不过二十天就得销售出去。如今,有了保鲜库的“加持”,摘下的芒果可以多卖2个月。“别小瞧这两个月,有了这个缓冲期,我们就能等合适的时机再出售,收益不再受制于人。”许小平说。

  

  吃了保鲜库带来的“红利”,正常年景,仁和芒果每吨销售额可从5000元涨至6000元,使生产者在流通环节逐渐赢得主动权,实现错季销售。在轻松赚取季节差价的同时,还进一步促进了鲜活农产品跨冬夏供应和均衡上市,对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效应具有显著成效。

  

  舌尖味道“鲜”  锁住好滋味

  除芒果销售时间的延长,冷藏保鲜设施也在味道“锁鲜”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肉质细腻、气味香甜、口感爽滑……”这一系列有关芒果口感的形容词,用在储存于保鲜库长达2个月的芒果身上,丝毫不为过。

  

  “保鲜库十分方便,就像一个田间的冰箱,在产品源头上预冷保鲜,遇冷后的芒果水分营养不会流失,品相品质会一直保持刚采摘时的原样,口感也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许小平介绍,“除直接食用外,每年出库的芒果还会被送往蛋糕店、奶茶店等实体店进行加工,做成各种甜品,口感丝毫不输新鲜芒果,销量十分理想。”如今,仁和的芒果不再受限于季节,在实现吃的“自由”基础上,还锁住了当地的阳光滋味。

  

  随着仁和区农业产业结构和品种布局的日益优化,芒果的产量和流通量不断增加,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也逐渐变成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自2021年-2022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项目实施至今,项目累计覆盖全区22个村,总投资10565万元,财政补助资金2688万元,自筹资金7877万元,25家家庭农场、4家专业合作社、15家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保鲜库达116个,总静态容量14567吨72835立方米,保证农产品采摘后及时进入冷藏保鲜库,畅通鲜活农产品末端冷链微循环。

  

  摄影:李永忠 王东

审核: 刘子东   责任编辑: 王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