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区政府文件
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仁和区学生防溺水联动联防长效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2-05-27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 索 引 号 :008320033/2022-00267
- 公文种类:
- 发布机构: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2-04-21
- 发布日期:2022-04-27
- 文 号:攀仁府办〔2022〕35号
各乡镇(街道),区级相关部门: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防溺水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防范学生溺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为扎实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有效遏制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现将《攀枝花市仁和区建立学生防溺水联动联防长效机制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抓好落实。
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1日
攀枝花市仁和区学生防溺水联动联防长效机制工作方案
为扎实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有效遏制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切实增强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责任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联动联防工作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制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实现“平安仁和”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发动全社会力量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防护工作,增强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责任感,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校联防”的预防学生溺水联动联防工作机制,杜绝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学生生命安全。
三、组织领导
为扎实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有效遏制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成立仁和区学生防溺水联动联防工作专班。
(一)专班人员。
组 长:孙 越 区政府副区长
副 组 长:何松林 区教体局局长
成 员:张 丹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区融媒体中心主任
陈启华 区水利局局长
曾剑峰 区卫生健康局局长
饶仁寿 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
杨智文 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姜发兵 仁和镇镇长
马建华 前进镇镇长
宋海涛 大田镇镇长
尹星懿 啊喇彝族乡乡长
张晓华 平地镇镇长
范伟唐 中坝乡乡长
唐荣峰 务本乡乡长
海维洋 太平乡乡长
肖 斌 同德镇镇长
杨开程 布德镇镇长
钱兴勇 福田镇镇长
杨春朝 大龙潭彝族乡乡长
邱 杨 大河中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工作专班负责统筹、指导、协调全区学生防溺水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区教体局,负责全区学生防溺水有关具体工作,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协调解决专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学生防溺水工作取得实效。
(二)职责分工。
1.区教体局:负责在中小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培训,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溺水救护技能等常识,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落实学校教师和乡村干部“双包保”双线责任制,即:由学校牵头,以班级为单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包学校学生。包保人通过定期上门走访、不定期电话联系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建立学生“互知、互爱、互学、互警”防溺水机制,按学生归家返校线路、居家范围建立5-10名学生为一组的防溺水“联防小组”,落实“六不”防溺水基本要求。组织学校教师每月开展“全覆盖”式电话家访,持续推送防溺水警示提醒信息,在暑假放假前,开展一次预防溺水主题教育。
2.区融媒体中心:负责防溺水社会宣传,通过悬挂标语、设立宣传栏、播放公益广告、微信、短视频等形式宣传防溺水工作。
3.区水利局:负责对存在溺亡安全隐患危险水域的巡查,发现隐患问题必须整改到位。完善警示防护设施,在危险水域醒目位置设立安全警示牌,安装安全隔离带、防护栏,配备救生圈、绳索等应急救生物品,并在游泳区域、山塘水库岸边插放长竹竿作应急之用。
4.区卫生健康局:负责在中小学校开展溺水救护技能等常识培训,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5.区应急管理局:一旦发生溺水事故,负责在第一时间尽最大努力组织搜救失联人员,抢救受伤人员,并要依法依规,注重实效,做好善后安抚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6.区红十字会:负责发动社会救援组织,争取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7.各乡镇(街道):落实“双包保”双线责任制,由乡镇(街道)牵头,以村(社区)为单元,乡村干部包辖区内学生。包保人通过定期上门走访、不定期电话联系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每个村(社区)必须在醒目位置张贴一条以上防溺水警示宣传标语。要注重发挥志愿者作用,结合疫情防控宣传,积极开展安全宣讲、巡逻和野泳劝阻等志愿服务,提醒家长加强对子女防溺水教育管理。认真做好巡查防控,逐级落实辖区内所有水域安全监管巡查防控责任,聘请专人或组织志愿者、热心人士、“森林防火网格员”等人员看管,切实做到重点区域和重要时段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不留安全隐患。完善防范溺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结合防汛抢险队伍建设,以乡镇为单位成立防溺水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满足水上救援需要。各乡镇(街道)要落实好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及时高效处置。
(三)工作机制。建立工作专班联席会议机制,原则上在每年4月、7月召开一次专题调度会,成员单位汇报工作推动情况、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学生防溺水工作,进一步认识做好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担当,齐抓共管,把防溺水作为学校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层层传导压力,层层细化措施。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乡镇(街道)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辖区内学生防溺水工作亲自抓、亲自部署;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定期调度学生防溺水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工作衔接配合,强化沟通协调,推动形成工作合力。教体部门要认真履行牵头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定期会商研究工作情况,推动各项举措落实到位。
(三)强化督查问责。要强化督促检查,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明察暗访,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建立“红黄牌”警示约谈机制,对发生学生私自下水造成溺亡风险的乡镇(街道)给予黄牌警示,对发生了溺亡事件的乡镇(街道)给予红牌警示,并约谈相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