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区政府文件

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仁和区红火蚁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18-07-10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 索 引 号 :
  • 公文种类:
  • 发布机构: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2018-05-09
  • 发布日期:2018-07-10
  • 文  号:攀仁府办〔2018〕78号
  • 有 效 性 :1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派出机构,省、市驻区各直管单位,各企事业单位:

《攀枝花市仁和区红火蚁防控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 59

攀枝花市仁和区红火蚁防控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红火蚁防控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关于红火蚁防控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健全防控机构,强化检疫措施,实施综合防控,形成红火蚁防控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有效控制红火蚁的扩散蔓延,防止对人、畜造成危害,保障全区农林牧业生产、人体健康、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安全,维护广大群众正常生活秩序,确保全区无重大红火蚁危害事故。

三、工作原则

(一)属地实施,部门联动。按照属地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履行防控主体责任。积极采取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合力推进。

(二)全面监控,重点突出。建立全覆盖的红火蚁监控工作体系,做到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田,重点监控种苗场、公园、绿化带、草坪、道路、学校、居民小区等红火蚁发生的敏感地带。

(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加强对红火蚁未发生区域的疫情阻截防范,严格实施检疫,严防疫情传入。对红火蚁已发生区域采取检疫处理、饵剂及粉剂毒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扩散。

四、工作任务

(一)加强监测普查,摸清发生情况。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实际设立疫情监测点,准确掌握红火蚁发生动态,为适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组织开展疫情普查,全面摸清红火蚁发生程度和蚁巢分布情况,及时将普查信息报区红火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加强宣传培训,普及防控知识。各乡镇(街道)、区级部门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专职工作人员的监测调查和应急处置能力,消除群众恐慌心理,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红火蚁可防、可控、不可怕。

(三)加强防控示范,推进全面防控。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实际建立 1—2 个不同生态环境的红火蚁防控示范区,探索红火蚁科学防控方法。区级相关部门要加强防控技术指导,加大防控示范推广力度,全面推进红火蚁防控工作。

(四)加强统筹落实,促进群防统防。各乡镇(街道)要因地制宜统筹实施群防群治、统防统治相结合的防控措施。针对红火蚁分布较为分散且零星发生的区域,加强农民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和药剂,指导农民开展群防群治;针对红火蚁分布较为集中且面积较大的区域,由府主导,采取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公开招标专业化强、机械化水平高的防治机构开展统防统治。

(五)加强源头检疫,防止疫情扩散。相关部门要加强园林绿化植物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等工作,禁止从红火蚁发生区域调运苗木、花卉、草皮等各种带土盆栽和园林绿化植物。确实需要调运的应检植物和植物产品,必须经过调出地县级以上植物检疫机构进行产地检疫,凭《调运植物检疫证书》方可调运、销售和种植;调入地县级以上植物检疫机构可进行复检,必要时进行药物除害预防处理,防止红火蚁传播扩散。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农牧局、区林业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等部门为成员的仁和区红火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应防控机构,切实抓好红火蚁防控工作。

(二)明确工作责任。区红火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区红火蚁防控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召开防控联席应急会议。区级相关部门依据各自工作职责,制定防控技术方案,抓好防控技术指导。各乡镇(街道)负责统筹辖区内红火蚁的预防、控制和扑灭等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将红火蚁防控工作纳入府目标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

(三)落实保障经费。区财政局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红火蚁疫情普查、防控经费纳入财预算支持范围,并根据疫情发生情况落实保障经费。

(四)强化督促检查。区红火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平时检查和定期督查,深入防控一线指导并落实好各项红火蚁防控任务。组成督查组对红火蚁防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监测不到位、隐瞒不报、防控不力的部门和单位进行严肃问责。

 

    附件:1.攀枝花市仁和区红火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

      2.红火蚁监测调查技术

      3.红火蚁防控技术

 

 

 

 

 

 

 

 

 

 

 

 

 

 

附件1

 

攀枝花市仁和区红火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

 

  1. 领导小组成员

          长:罗雪明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区农牧局局长

                     林业局局长

    胡定春   区住建局局长

                     区城管局局长

      :范伟唐   区财政局副局长

    刘占录   区农牧局副局长

         区教体局副局长

    倪国勇   林业局副局长

         区水务局副局长

    万显胜   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区城管局城监大队长

            张志耘   区环保局总工程师

            李万良   区卫计局副局长

                 区旅游局副局长

                 市公安局仁和区分局副局长

    陈清春   区土地储备中心常务副主任

    各乡镇分管农业副乡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区农牧局,由刘占录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全区红火蚁防控工作。技术指导服务组组长倪国露(区农牧局植保植检站站长),成员王守凤(区林业局森防站站长)、 唐和春(林业局森防站工作人员)、申政(区农牧局植保植检工作人员)、黄仕君(区农牧局植保植检工作人员),技术服务组主要负责疫情防除技术方案制定、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工作

        二、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职责:根据全区红火蚁疫情发生程度,制定防除方案,统筹协调全区火蚁防除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筹集红火蚁疫情调查、技术培训、防除所需资金。

    区农牧局:负责农作物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以及农田果园辖区内的红火蚁普查防控技术指导和检查工作。

    林业局负责绿化苗木、花卉及其他林业植物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以及绿化苗圃、林区的红火蚁普查防控技术指导和检查工作。

    区教体局:负责全区各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等)的红火蚁防控工作。

    市公安局仁和区分局:负责依法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

    区土地储备中心:负责储备用地区域的红火蚁防控工作。

    区环保局:负责指导工业企业开展红火蚁防控工作。

    区住建局:负责新建项目建筑工地辖区内的红火蚁防控工作。

    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县乡道路的红火蚁防控工作。

    区水务局:负责水库库区、库坝、水渠、河堤等辖区内的红火蚁防控工作。

    区卫计局:负责组织红火蚁伤员的救治及防治知识宣传工作。

    区城管局:负责对辖区内公园、公共绿地、苗木场等的红火蚁普查防控工作。

    区旅游局:负责全区旅游景区的红火蚁防控工作。

    各乡镇(街道):负责辖区范围内红火蚁疫情的调查、防除、疫情监测工作。红火蚁核心区域:总发乡立新村,布德镇中心村、布德村。

     

     

     

     

     

    附件 2

     

    红火蚁监测调查技术

     

    红火蚁是我国进境和国内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其食复

    杂、习凶猛、繁殖迅速,对入侵区域的农林牧生产、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均会造成严重危害。

    一、特征鉴别

    (一)形态特征

    红火蚁小型工蚁(工蚁):体长 2.5—4.0mm;头、胸、触角及各足均棕红色,腹部常棕褐色,腹节间色略淡,腹部第 23 节腹背面中央常具有近圆形的淡色斑纹。前胸背板前端隆起,前、中胸背板的节间缝不明显;中、后胸背板的节间缝则明显,胸腹连接处有两个结节,第 1 结节呈扁锥状,第 2 结节呈圆锥状。腹部卵圆形,可见 4 节,腹部末端有螯刺伸出。触角 10 节,鞭节端部两节膨大呈棒状。唇基明显,两侧各有齿 1 个,内缘中央具三角形小齿 1 个,齿基部上方着生刚毛 1 根。

    大型工蚁(兵蚁):体长 6—7mm;形态与小型工蚁相似,体桔红色,腹部背板色略深,上颚发达,黑褐色,体表略有光泽,体毛较短小,螯刺常不外露。

  1. 蚁巢特征

    红火蚁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的高 10—30cm,直径 30—50cm 的蚁丘。新形成的蚁巢则在 4—9 个月后出现明显小土丘状的蚁丘。蚁巢表面土壤颗粒细碎、均匀。当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

    (三)危害特征

    红火蚁主要以螯针叮刺和口器咬伤危害植物、动物、人体。人体被其叮蜇后会有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8—24 小时后叮蜇处化脓形成脓疱。

  1. 红火蚁调查与监测

  1. 访问调查

        向当地居民询问有关红火蚁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危害情况,分析红火蚁传播扩散情况及其源。每个村(社区)询问调查30 人以上。对询问过程发现的红火蚁可疑存在地区,进行深入重点调查。

    (二)实地调查

     1.调查地域。重点调查杂草丛生的荒地、农田田埂、靠近水源的地方、堤坝、路边、村道、草坪、绿地、绿化苗圃场以及房屋墙角、庭院附近的垃圾堆、公园、学校等场所。

     2.调查方法。每个村(社区)每类型调查地块不少于 10 个,每点调查面积大于 50 ㎡,调查点要有代表,覆盖整个村(社区)。观察有无蚁丘或沙堆状的蚁巢,记录蚁丘或蚁巢的发生区域、发生范围、发生密度(平均每 100 ㎡蚁巢个数)及其直径和高度。调查者应作好自我保护,如发现可疑蚁巢,不要用手直接去触碰蚁巢,可戴上乳胶手套,穿上塑胶长筒靴,用小树枝或棍子轻触蚁巢表面,观察蚂蚁是否迅速出巢和表现出很强的攻击行为。

    (三)诱饵诱集监测

    每个村(社区)各类型地块诱饵放置点不少于 5 个。将火腿肠等诱饵放在蚂蚁适生区域的荫蔽处,最好放置在有蚂蚁活动的地方,方便蚂蚁爬上。每点面积 50 ㎡以上,放 5 个监测瓶,间距 5m 以上,随机放置,如发现可疑蚂蚁则结合对周围蚁巢以及蚂蚁行为特征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采集蚂蚁样本进行鉴定。

        三、样本采集与寄送

    在调查中如发现可疑蚂蚁,将可疑蚂蚁用 70%酒精浸泡或用农药杀死,标明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将每点采集的蚂蚁集中于一个标本瓶中,采集可疑蚂蚁标本数量 50 只以上。将样本派员送至省植物检疫站,并确保运送过程中样本安全。

    四、调查人员要求

    要求调查人员为专职植检员或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红火蚁的形态学、生物学特、行为特点、蚁丘特征、危害症状以及红火蚁的调查监测方法和手段等。五、调查结果处理

    监测调查中,一旦发现红火蚁,严格按《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逐级上报,每月向本级府和上级有关业务部门报告有关调查监测情况。

    附件 3

     

    红火蚁防控技术

     

       一、防治方法

    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高质量的饵剂和粉剂,务必依据相关使用说明规范用药;除调运物品除害处理外,禁止使用液剂喷雾、淋浇和灌巢。

    (一)毒饵防控

    天气晴朗或者多云的白天、夜晚,气温 21—34或者地表温度在 22—35,地面干燥时可施用毒饵。可选择含有目前正式登记的有效成分的药剂,如茚虫威、氟蚁腙、氟虫胺、多杀霉素、吡虫啉(氟虫腈除外)等。

    点施毒饵:此方法适用于蚁巢密度较小、分布较为分散,或使用诱饵诱集到工蚁比率较低的地区。在距离蚁巢 10—100cm 处点状或环状撒施毒饵,或者在诱饵诱集到工蚁的地点点状撒施毒饵。毒饵用量应根据制剂使用说明和蚁巢大小确定,中等大小蚁巢使用推荐用量的中间值,小蚁巢和大蚁巢使用推荐用量的下限值和上限值。点施毒饵要覆盖防控区域所有活蚁巢或诱饵诱集到工蚁的地点。

    普撒毒饵:此方法适用于蚁巢密度较大、分布较为普遍或采用诱饵法普遍诱集到工蚁、但较少发现蚁巢的发生区域。根据制剂使用说明和蚁巢密度、工蚁密度确定毒饵用量,多蚁后型发生区 1 公顷面积最低用量是防控单个活蚁巢的推荐用量中间值的400—600 倍。除了手工撒施饵剂外,在合适的区域组织人力,采用各种喷撒器械大范围撒施毒饵,可提高工作效率,适合于较大范围发生区域的防控。撒施毒饵时要覆盖发生区的所有地点。

    补施毒饵:使用毒饵 2 周后,根据调查监测结果,在遗留的活蚁巢、诱集到工蚁的地点及其附近区域采用点施的方法撒施毒饵。

    (二)粉剂防控

    该方法只能用于防治较明显的蚁巢,不适合防治散蚁、不明显蚁丘。在当地气温高于 15时使用。防治前应先在蚁巢外周撒一圈药粉,然后破坏蚁巢地面以上大于或等于 1/3 的部分,温度越低,破坏程度应越大,使工蚁大量涌出后迅速将药粉均匀撒于工蚁身上,通过带药工蚁与其他蚂蚁之间的接触传递药物,进而毒杀全巢。可选用的药剂有高效氯氰菊酯等。一般粉剂在湿地、降雨时使用易失效,防效低,防水型粉剂可在地面潮湿、小雨时使用。

    (三)综合防控

    可综合使用饵剂和粉剂开展红火蚁防控。针对紧急处置疫情区域或用于发放农民(居民)开展防控,可以使用点施饵剂、粉剂处理单个蚁巢。针对大范围防控或根除疫情,在环境条件合适情况下使用饵剂点施和撒施处理,或者用粉剂处理可见蚁巢,饵剂处理非可见蚁巢和工蚁发生点。

    二、防控模式

    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组织农民群防群治和招投标专业化防治公司统防统治等防治运作模式,针对红火蚁分布较为分散且零星发生的区域,加强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和饵剂,指导、组织农民群防群治;针对红火蚁分布较为集中且面积较大的区域,通过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招标专业化防治公司,集中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对于农村道路、机耕路、丢荒弃耕地、河流沟渠边等公共地带,组织专职人员负责防控工作,发动引导群众开展群防群控,严防红火蚁扩散蔓延。

    三、防效评估

    (一)评估方法

    每次全面防治前后,调查活蚁巢密度、工蚁数量,计算活蚁巢减少率、工蚁减少率,评估防效。

    施药前,以目测法调查单位面积内活蚁巢的数量,或者以诱饵诱集法调查单位面积红火蚁工蚁数量,调查完成后确定施药前发生程度。活蚁巢是指受到扰动后 60 秒内有 3 头以上红火蚁爬出活动的蚁巢。施药后 3—4 周,再以相同的方法调查 1 次,并确定施药后发生程度。将施药前后的调查数据,按以下公式计算发生区防控效果。

    单位面积活蚁巢减少率:活蚁巢减少率(%=1-防控后

    单位面积活蚁巢数/防治前单位面积活蚁巢数)×100%

      单位面积红火蚁减少率:工蚁减少率(%=1-防控后诱

    集到红火蚁工蚁数量/防控前诱集到红火蚁工蚁数量)×100%

    (二)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根据防治后活蚁巢密度、工蚁数量,对照表 1 标准确定发生程度级别,以 1 级为防控效果达到控制危害水平。

    1  红火蚁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红火蚁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级别

 

1

轻度,活蚁巢数为 0 —0.1 /100m2,活红火蚁工蚁数 20 /瓶以下

2

中度,活蚁巢数为 0.11 —0.5 /100m2,活红火蚁工蚁数 20.1100 /

3

中偏重,活蚁巢数为 0.51 —1.0 /100m2,活红火蚁工蚁数 100.1150 /

4

重,活蚁巢数为 1.1 —10 /100m2,活红火蚁工蚁数 150.1300 /

5

严重,活蚁巢数大于 10 /100m2,活红火蚁工蚁数 300 /瓶以上

(三)防治效果分级标准

以活蚁巢减少率、工蚁减少率达到 95%及以上的为优秀,85%—94%为良好,70%—84%为中等,70%以下为差。

 四、注意事项

(一)施药操作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被红火蚁蜇伤或农药中毒。

(二)在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三)在公共场所、住宅区等人群活动较频繁的发生区域要注意选择使用安全低毒的药剂,施药时要避开人流高峰,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在水源保护区、观光旅游区、文化公园区等使用农药防治红火蚁要注意选择药剂种类,防止对有益生物的杀伤和环境污染。

五、档案保存

要建立和保存红火蚁监测防控过程中的资料和信息。详细记录并保存包括疫情发现时间、发生分布具体范围、蚁巢密度、工蚁密度、危害程度、可能的传入时间、传入方式、传入途径、传播扩散风险及趋势,施用药剂品种、数量、次数、施药时间、防治面积,防效调查方法及调查次数、各次调查的蚁巢密度、工蚁密度、防治效果等。

 

 

 

,标督查                                                        

  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59日印发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