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公示公告
仁和区12315消费警示2025年第10期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2025-10-14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仁 和 区 12315 消 费 警 示
第10期
仁和区市场监管局 2025年10月14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动动手指、商品即达的网上购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选择,但同时也隐藏着诸多消费陷阱。作为一名精明的消费者,在享受网购乐趣的同时,务必牢记以下警示,守护好自己的钱包和权益。:
一、低价诱惑,谨防“钓鱼”与假货
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以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的商品作为“诱饵”。这背后可能是:
· 虚假店铺/“钓鱼”网站: 骗取您的货款和个人信息后便消失无踪。
· 高仿假货: 尤其是奢侈品、电子产品、化妆品等高价值商品,是假货的重灾区。
· 翻新机、二手货冒充新品: 将问题商品重新包装,当作全新产品出售。
应对策略:
· 比价三家: 不要只看一个平台,在不同电商平台间对比价格。如果某家价格低得离谱,必然有诈。
· 选择正规平台: 尽量在大型、信誉良好的官方平台或品牌旗舰店购物,避免通过不明链接、社交平台私聊交易。
· 核实商家资质: 查看店铺的评分、信誉等级、用户评价(尤其是追评和差评)。
二、图文仅供参考,“照骗”横行
商家利用精修图片、场景化视频和夸大其词的文案,将普通商品包装得美轮美奂。您收到的实物可能在材质、尺寸、颜色、做工上与宣传图相去甚远。
应对策略:
· 深挖买家秀: 一定要查看带有图片和视频的“买家秀”,这是了解商品真实面貌的最直接途径。
· 仔细阅读产品参数: 关注产品的具体尺寸、重量、材质成分等硬性指标,而非仅仅依赖模特展示。
· 利用视频评测: 对于高价商品,可以搜索相关的第三方开箱或评测视频。
三、促销套路深,计算需谨慎
满减”、“预售”、“秒杀”、“砍一刀”等促销活动规则日益复杂,目的是为了增加用户粘性、刺激消费欲望,让您在不知不觉中购买更多不需要的商品,或者花费大量时间成本。
应对策略:
· 保持清醒,按需购物: 在购物前列好清单,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吗?”。不要为了凑单满减而购买冗余物品。
· 厘清规则: 仔细阅读活动规则,算清楚最终价格,警惕“先涨后降”的虚假折扣。
四、隐私泄露与电信诈骗
网购过程中,您需要提供姓名、电话、住址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因平台数据泄露或被不良商家倒卖,从而引发后续的精准电信诈骗。骗子可能会冒充客服,以“订单异常”、“商品退款”、“误开会员”等理由要求您提供验证码或进行转账。
应对策略:
· 保护个人信息: 非必要不提供,在公共场合谨慎使用无线网络进行支付操作。
· 警惕“客服”来电: 任何自称客服、要求您离开官方平台进行转账或提供验证码的电话,都是诈骗!
· 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如有疑问,应亲自通过电商平台的官方App联系客服确认,切勿使用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
五、售后维权路漫漫
部分商家在销售时承诺“七天无理由退货”,但当您真正需要退货时,却可能以“已拆封”、“影响二次销售”等各种理由拒绝。或者保修承诺无法兑现,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
应对策略:
· 提前了解售后政策: 购物前,仔细阅读店铺的退换货规则、保修期限和范围。
· 保留购物凭证: 妥善保存订单截图、支付记录、与商家的聊天记录,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证据。
· 拆箱过程录像: 对于贵重或易碎商品,建议从收到快递到开箱的全过程进行录像,作为证据。
· 熟知平台纠纷流程: 了解如何申请平台客服介入,以及如何向消费者协会等监管部门投诉。
六、核心安全准则总结
1. 平台支付是底线: 坚决使用平台提供的官方支付工具(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切勿进行任何形式的私下转账或汇款。
2. 信息核查是关键: 不轻信、不盲从,通过多方信息核实商品和商家的真实性。
3. 理性消费是根本: 需要才买,不因促销而冲动消费。
4. 证据保留是后路: 养成保留购物凭证和聊天记录的习惯。
网购世界纷繁复杂,唯有保持警惕、理性判断,才能让科技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非烦恼。祝您每一次网购都能称心如意,安全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