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公示公告

攀枝花市仁和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

——攀枝花市仁和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07-14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仁和区统计局

攀枝花市仁和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714日)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22号)以及省、市、区五经普工作安排,仁和区组织实施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经过广大普查人员两年来的艰辛努力以及全区范围内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仁和区全面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前期准备、单位清查、普查登记、事后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和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及时印发《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攀仁府〔202323号),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仁和区统计局。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仁和区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及相关行管部门均按要求成立普查机构落实专人专班,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共同推动普查顺利实施。

二、全面摸家底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普查对象是仁和区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12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按照经济普查方案,202411日至430日,全区380余名普查两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根据普查对象的不同类别,采集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数字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情况等有关数据。通过这次普查,全面调查了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科学制定全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强区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三、科学规范实施

仁和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总结以往普查经验,进一步优化方式方法,突出统筹、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普查工作科学性、规范性。开展先行先试,承担市级专项试点,先期开展单位清理专项行动,为普查实施积累经验、奠定基础。按照坚持质量标准、坚持统分结合、坚持手段创新、坚持协作共享、坚持依法普查的基本原则,创新技术手段,使用全国统一、集成高效、安全可靠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平台和手持移动终端小程序,对我区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进行地毯式清查,确保普查对象类型界定准确、普查单位不重不漏;在单位清查基础上,对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对个体经营户进行抽样调查,对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同步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广泛宣传动员,坚持百花齐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多渠道多元化开展普查宣传,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全社会积极支持参与普查,为我区五经普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确保数据质量

坚持数据质量第一原则,认真执行普查方案,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岗位责任制和问题追溯机制,选优配强普查队伍,多措并举开展培训指导,规范入户行为,组织基层普查人员严格按照普查流程、质量标准进行数据采集与审核,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加强对普查数据的实时质量监测分析,制定数据审核验收方案、专业审核实施细则、数据质量检查实施方案,建立数据审核监测反馈制度,坚持边普查、边审核、边检查,逐级做好数据审核验收。先后接受省级数据质量检查、省级事后质量抽查以及国家、省级重点指标专项核查等多次核查检查,结果表明,普查数据质量符合控制标准。

总体来看,仁和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组织实施科学规范有序,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能够真实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5602个,与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相比,增长89.2%,从业人员58023人,增长16.0%;个体经营户23025个,从业人员444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