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部门文件

关于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来源:仁和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发布时间:2018-09-12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根据《仁和区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攀仁脱贫办〔20189号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整治扶贫领域突出作风问题,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扶贫领域作风明显改善,促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认真查找并切实解决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围绕本单位在扶贫工作存在的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排查和治理,制定限期整改落实措施,惩治突出问题。

三、治理重点

(一)政策落实方面。

1、对已出台政策措施的实施指导督促力度不够。

2、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不够,创造性开展工作不主动,把矛盾和问题简单上交。

3、帮扶部门和联系乡镇沟通协作不力,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匹配,信息数据共享力度不够,脱贫攻坚合力不强。

(二)精准帮扶方面。

1、帮扶规划和帮扶项目没有因村因户制定,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到村到户“精准滴灌”不够。

2、帮扶工作以简单送钱送物慰问式扶贫代替精准帮扶。

3、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不扎实不到位,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不足,仍存在 “等靠要”思想。

4、帮扶部门选派干部不力,发挥部门优势不够,没有针对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对接规划、项目和资金。

 5、“回头看、回头帮”不及时不到位,不能稳定巩固脱贫成果。

(三)干部能力素质方面。

帮扶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作风不扎实,能力素质不过硬,政策掌握不透,“挂名走读”问题未杜绝。

(四)督查调研方面。

督查调研不深入,指导工作不具体,发现问题表面化,督查调研效果不明显。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8 1 月)。召开动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要指示精神,对全面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营造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专项治理浓厚氛围。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8 2 月至 3 月)。按照“责任制+清单制”工作方法,认真查摆存在问题,形成问题清单。

(三)集中整改阶段(2018 4 月)。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措施,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限期完成整改。

(四)整改提高阶段(2018 5 月至 9 月)。整改突出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健全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总结提炼专项治理经验和做法。

(五)常态治理阶段(2018 10 月起)。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常态化,始终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培训。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区委“两转一提”活动要求,加强干部培训力度,强化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的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作风建设事关脱贫攻坚成败的理念,坚持抓早抓小、常抓不懈,切实拧紧党员干部扶贫攻坚思想总开关,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突出治理重点。把“四个意识”、政策落实、责任落实、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能力素质、资金监管、督查调研、精准退出、 落实八项规定等 10 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治理重点,真查真改,切实解决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突出问题。

(三)减轻基层负担。认真落实省脱贫办《关于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资料清单删繁就减工作的通知》要求,减少数据填报、资料收集、检查陪同等,减少村级填报数量,减轻基层干部负担。

(四)严格资金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扶贫资金“四到”制度,做好“两项”资金公示公告工作。强化项目论证和储备,健全完善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引导贫困群众等有序参与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过程监督,让扶贫项目和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经得起“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检验。

六、工作要求

局领导要高度重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带头转变工作作风,身体力行,督促推动扶贫领域作风突出问题查摆整改工作。按照责任分工成立脱贫攻坚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局长李天才任组长,纪检组长彭福斌任副组长,监察室具体负责脱贫攻坚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按照实施方案安排,于各阶段时间节点结束前 10 日内及时向区脱贫办报送阶段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