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部门文件
仁和区交通运输局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18-07-12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为确保仁和区区汛期发生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时,能够及时、高效排除险情,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及时参加救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仁和区交通运输系统总体应急预案》(攀仁〔2017〕36号),结合实际,现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指挥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汛期道路、桥梁、在建项目等基础设施抢险及时,确保安全度汛。
二、组织机构
成立以局长熊锐为组长,路政大队队长饶坤为副组长,其他各股室、各乡(镇)交管站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抢险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防汛抢险组织指挥工作,汛情发生时与各级防汛指挥部门保持联系,按照区防汛指挥部的指令开展工作,负责协调交通运输系统防汛物资、设备、人员的调用,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级防汛工作的落实情况,负责制(修)定本单位的防汛抢险预案,适时发布、通报并向上级报告汛情。
领导小组下设防汛抢险办公室,由刘洪斌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日常主要工作是做好电话记录、收发传真、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灾情信息报送、落实领导批示、及时汇总上报灾情和联系协调有关防汛工作的其他事宜。对所属各级防汛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了解、收集、汇总防汛抢险情况,及时向局防汛抢险领导小组汇报。
三、应急措施
(一)区公路管理所负责在雨季来临前组织人员对农村道路、桥梁、涵洞及附属设施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整治措施。及时修复受损的路基、公路挡墙、涵洞、边沟等,做好道路桥梁的防汛预防工作,完善公路大中修工程。做好公路大中修工程是重要的防洪措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按时完成公路大中修工程任务,确保公路安全度汛。
(二)区农建办、区交投公司负责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检查防汛抢险预案和安全避让方案的实施和落实。重点检查材料堆放场地、机械设备、人员驻地临时工棚的安全设置;施工现场高危边坡、邻水邻岩地点的安全隐患排查以及警示标识标牌的布置设立。落实值班和巡查制度。每周至少现场巡查一次,严格执行交通“三查”的要求,确保在建工程项目的汛期安全。
(三)区高协办负责督促承建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在建高速公路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检查防汛预案的实施和落实。重点检查材料堆放场地、机械设备、人员驻地临时工棚的安全设置;施工现场高危边坡、临水临岩路段的安全隐患排查以及警示标识标牌的布置设立。
(四)区交管所负责督促运输企业强化行车安全管理,随时掌握客运线路道路状况,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驾乘人员的安全教育,注意雨情、路况变化,严禁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坚决杜绝恶劣气候条件下冒险行车;重点强化危化品运输源头安全监管,运输车辆必须安装紧急切断装置,严禁非法挂靠运输;在遇极端天气情况下,要果断停班并做好解释疏散工作,确保汛期道路运输安全。
四、应急保障
(一)人员保障
根据全区公路分布情况,组建防汛应急抢险7个小分队,落实抢险人员,分别负责辖区内汛期抢险工作。
(二)机械设备
一般灾情:落实抢险机械7台、手推车44辆,落实具体责任人8人。
重大灾情:根据全区农村公路分布状况,分片备用抢险机械。在汛期前联系抢险机械业主,备用抢险机械清单及联系人。
(三)物资储备
每年与劳保物资、五金经营等经营企业联系,签订意向性供货协议,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做好抢险应急物资的充分储备工作。
五、应急措施
(一)加强汛期检查。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原则,各责任单位、乡(镇)交管站在防汛期间,要强化检查力度,建立汛期检查排查工作台账,发现险情要及时排除。遇重大险情,要及时报告局防汛抢险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防汛抢险机械、人员和所需物质要按规定时间到达现场,并立即展开抢险救灾工作,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保证信息畅通。防汛期间,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应在岗值班,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对一般的灾情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迅速抢险,重大的灾情要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
(三)加强信息报送。防汛办公室要指定专人负责,切实做好防汛应急抢险工作情况和灾情统计,按时按要求上报。
本预案于下发之日起执行,由防汛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