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区重点工作的建议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4-18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九届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64号 提 案

题 目   关于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区重点工作的建议             

提 案 人:           界别: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相关情况(□内注√表示“是”,未注者视为“否”):

□经过调研 □他人委托 □首次提出 □多次提出

希望办理的承办单位: 区政府目标督查办、区财政局        

提案日期:       

                                                    

集体提案单位:政协第三组            签章:

联 系 人:刘站君

联系电话:18982318855

提案日期:2018120

                                                   

以下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主 题 词:                                      

审查意见:   □立案      □意见转送

主办单位:                 会办单位:             

分办单位:              

联名提案人需了解提案内容,同意后请工整签名

联名提案人姓名

界别

通讯地址

 

 

 

 

 

 

 

 

 

 

 

 

 

 

 

 

 

 

案由:仁和区艾滋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截止201710月底,我区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823例,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为0.3%,远远超过了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存活数、全人群感染率均居全市第一。且疫情呈较快增长态势,呈整体严峻、局部高发的局面,具有广泛分布和局部严峻的双重特点;异性性传播占比2017年达75.1%,已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随着艾滋病进入经性传播为主的蔓延期,疫情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蔓延,以及艾滋病抗体检测力度的加大,我区艾滋病报告病例将继续快速增加,随着艾滋病进入发病高峰期,艾滋病病人无力承担发病后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将会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

2015年我区启动创建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以来,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社会的参与下,以卫生部门为主的相关单位在能力建设、防治网络建设、宣传教育、艾滋病监测及筛查、高危人群干预、感染者管理、抗病毒治疗、关怀支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政府主导不足,区重传办牵头作用不够,部门参与有限,防治工作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卫生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缺少部门合力;二是艾滋病整体宣传广度、深度、强度、参与度不够,群众对艾滋病认识不足,防控意识淡薄;三是卫生部门缺少有效管理手段,高危人群综合管控不到位,吸毒人群、暗娼人群缺少多部门的综合管理,打击力度不够,艾滋病感染者管控乏力,传染源未能得到有效管控;四是中老年男性及低档暗娼干预难度极大,两者之间相互传播,导致中老年男性人群艾滋病高发;五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相关法规细则、制度不完善,暗娼管理、感染信息告知、感染者管理等部分防控措施执行难度极大;六是凉山州艾滋病疫情严重,我区部分迁居移民与凉山州居民交往密切,增大了感染机率,市级传染病医院和各类政法机关监管场所均在仁和辖区,增加了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难度;七是艾滋病防治工作性质特殊,属于高危、高风险职业,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工作人员变动频繁,影响防治工作的持续开展。

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较好地保护全区人民的健康,确保仁和区2018年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目标的顺利实现,建议:区、乡()两级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纳入全区的重点工作、纳入全区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办)的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惩兑现;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加大区、乡两级财政投入,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力地推动艾滋病综合防控形势的明显好转。一是促进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切实保护易感人群。使各乡镇、部门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立足防患于未然,着眼于当前,以健康城市建设为契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动员全社会参与,密切配合,结合本地、本部门、本行业实际,充分利用现有宣传阵地、各种媒体、媒介,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开展分人群、有针对性的宣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在全区形成艾滋病综合防治的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艾滋病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科学有序扩大检测覆盖面。将艾滋病、性病检测咨询纳入婚前自愿医学检查、老年人健康体检和重点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对性病病人、结核病人等重点人群主动开展艾滋病检测;将艾滋病检测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60岁以上的老年男人、吸毒人员、外(来)出务工人员、孕产妇及其他高危行为人员进行重点检测,达到全覆盖,并逐步扩大到全人群,逐步提高检测比例,降低晚发现率。三是加大治疗力度,提高艾滋病治疗率和治疗有效率。督促公安、乡镇(街办)、卫生部门共同参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管控工作,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承担职责和任务,通过宣传教育和干预,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大艾滋病人医疗救助力度,动员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积极接受、配合进行规范治疗,持续开展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不断扩大治疗比例,提高治疗有效率,切实降低传染源的社会危害。四是加大干预力度,抓好源头控制。通过公安、乡镇(街办)、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行动,强化重点人群干预,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违法行为,对发现的卖淫嫖娼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对发现的艾滋病毒阳性卖淫嫖娼人员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加大对注射吸毒、新型毒品打击力度,开展“无毒社区”创建活动,开展辖区内公共场所安全套推广全覆盖执法检查,有效地控制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五是探索创新防控模式,形成长效机制。以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针对我区艾滋病疫情特点和防治工作重点,全区各乡镇(街办)、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打造工作亮点,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点上探索创新,通过各部门、多领域、多方面探索创新建立起适合本区的艾滋病综合防控策略。从而有效地防控艾滋病,较好地保护全区人民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