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进一步加大对非贫困村级道路建设投入的建议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4-18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九届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员会第 三 次会议

60号 提 案

题 目 关于进一步加大对非贫困村级道路建设投入的建议                 

提 案 人: 李玲                     界别:妇女界

通讯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土地储备中心

联系电话:15881286686

相关情况(□内注√表示“是”,未注者视为“否”):

□√经过调研 □他人委托 □首次提出 □多次提出

希望办理的承办单位:区交通局                               

提案日期:2017  1 8

                                                   

集体提案单位:                           签章: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提案日期:

                                                   

以下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主 题 词:                                      

审查意见:   □立案      □意见转送

主办单位:                 会办单位:            

分办单位:              

联名提案人需了解提案内容,同意后请工整签名

联名提案人姓名

界别

通讯地址

肖文龙

中共界

区统战部

张国静

中共界

区委编办

黄万方

中共界

区住建局

李福安

中共界

区福田镇

李晓兰

妇女界

区妇联

孙麟

共青团界

区财政局

案由:由于仁和区的非贫困村和贫困村都处于产业滞后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区域,但是现在政府各部门都在大力提倡抓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所有部门的扶贫力量都扑在了贫困村上,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交通、房屋等硬件条件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很多非贫困村也存在很多基础设施、道路交通不便,但是政府部门在该区域的配套资金、政策、帮扶力度却相对较少或很多年没有了,所以存在资源与发展不均衡,帮扶力度不均衡的现象。很多地方如前镇胜利村的煤炭采空区,很多设施设备停滞在10多年前,很多配套硬件设施都跟不上现在的生产生活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产品加工、运销问题的日益突出,道路交通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广大群众认可和重视。但目前仁和区贫困村中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特别是村级道路硬化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实现同步奔小康目标,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差距还较大。

    一、乡村道路规划、设计、再到建设周期长,在时间上造成一定程度上滞后;                                              

    二、建设资金不足,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对于贫困村采空区的基础建设投入较小,配套资金无法到位,只能在原有路基上实施硬化,更无资金完善相应的安保设施;                                            

    三、贫困村中的村级道路硬化率低,在芒果采摘期遇到下雨天,农户出行困难、运输困难。农户要求修路的愿望强烈,部分村组干部已向各级部门多次提出申请,反映情况,争取项目资金。

现状:显然我区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对贫困村中农户生产生活遇到各种困难进行了梳理和帮扶,但是都治标不治本,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对贫困户个人的帮扶很及时到位了,但是对贫困村整个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帮扶力度和进展比较缓慢,很多程序还未规范化,使得实施进度非常缓慢,很多工作牵扯多头部门,又存在缺乏一个规范化的办理程序,使得村级道路硬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农户意见大,进而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建议:1、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中村级道路建设及养护投入力度,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非贫困村在资金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扶持和倾斜;                                              

     2、深入开展农村村级道路硬化项目调查研究,尽快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资金扶持政策指导方案,这一政策既要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和我区政府的承受能力,也要考虑好村民群众的接受范围,达到“共赢”的目的。                                              

     3、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但要用好用活帮扶政策,更要在工作安排上做好调整,减少重复建设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