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加快仁和区新建粮食储备库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4-12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九届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 4号 提 案
题 目 关于加快仁和区新建粮食储备库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
提 案 人: 界别: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相关情况(□内注√表示“是”,未注者视为“否”):
□经过调研 □他人委托 □首次提出 □多次提出
希望办理的承办单位:区经信局、发改局、土地储备中心、区财政局
提案日期: 年 月 日
集体提案单位:区政协第六学习小组 签章:
联 系 人:苟向东
联系电话:13982325697
提案日期:2018年1月18日
以下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主 题 词:
审查意见: □立案 □意见转送
主办单位: 会办单位:
分办单位:
联名提案人需了解提案内容,同意后请工整签名
联名提案人姓名 |
界别 |
通讯地址 |
陈公林 |
经济界 |
区政协 |
谭世春 |
经济界 |
区南管委 |
付 春 |
经济界 |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周 楠 |
经济界 |
区安监局 |
邱 林 |
经济界 |
区国税局 |
|
|
|
案由: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国家的根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一次十分重要的任务和职责。粮食储备库建设是构建完整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是保障粮食安全,粮食行业实现良性循环的基础性工程,粮库建设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区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芒果、石榴等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迅速,但粮食的种植面积却逐年渐减少,粮食产量也随年降低,粮食供给还需大量从外地调运。从全市看,中央、省、市粮食储备库均建在攀枝花金沙江江北片区,江南片区(金沙江以南)无大型粮食储备仓库,一旦发生较大灾害造成桥梁不通,江北片区粮食将无法及时调运过来,对江南片区居民粮食供给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根据国务院“粮食主销区要建立六个月销量的储备粮”之规定,现仁和区仅有40天销量的储备粮,为在非常时期发挥粮食储备应急保供的能力,确保我区粮食供给,目前,加快新建粮食储备库建设、强化粮食区级储备势在必行。
一、我区目前粮食生产及粮食储备库基本情况
(一) 粮食产量情况
仁和区属攀枝花市的中心城区之一,现辖8镇、6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1729平方公里,人口27.09万(其中农业人口13.25万人)。全区耕地面积289,021亩,粮食总产量约5.78万吨,粮食缺口约1.5万吨,随着我区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逐年降低,粮食缺口逐年增大。
(二) 粮食储备情况
根据《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达地方储备粮油规模的通知》精神,我区自2012年起正常储备管理粮油,明确由区属国企业攀枝花市佳禾粮油有限公司进行承储。近三年来,每年储备原粮5000吨、小包装成品粮380吨、小桶食用油38吨。
(三)储粮库情况
市政府下达给我区政府储粮油任务为5418吨,分布在仁和、同德、啊喇、大田和平地五个点储存,点多面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区级储备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因财力等原因目前只是仁和库有24小时专门看守人员,其余储粮点只是配备了临时看守人员,由于待遇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无法确保粮食储备的绝对安全。
(二)储粮点较分散,设施落后,粮食储备安全无法保障。仁和区现有仓库设施大多修建于60、70年代,以土木、砖木瓦屋面结构简易仓房居多,储粮条件差,不便于智能化管理,粮库智能化建设处于空白状态,检测设备落后,目前基本停留在手摸眼观鼻闻的原始状态,粮食安全无法有效保障。
(三)仁和粮库还建工作进展滞后。2014年因花城大道建设拆除了仁和库2000吨仓库1座,但还建工作仍然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仁和四号地块整体开发,仁和库即将面临全面拆除,而其它库仓容小、条件差,现有的粮食储备库无法满足攀枝花市政府下达给仁和区的储粮任务。
三、工作建议
(一)根据省市粮食储备库建设的有关要求,目前,仁和现有的储粮库无法达到省市的标准,区财政将现有储粮库的设施设备维修、改造、必要人员守护等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目前现有储粮库正常运转。
(二)在仁和仓库面临拆除情况下,区政府应尽快落实好新建仓库的地点及资金,早日启动仁和粮食库建设,以便粮油集中储备管理,增强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宏观调控能力。
(三)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协调国家省市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的资金,为修建好仁和粮食储备库提供资金支持。
(四)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区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安全监管,确保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