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支持苴却砚行业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非遗传承人建设雕刻创作室的建议
来源:区政协 发布时间:2019-03-27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九届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员会第 四 次会议
第 36 号 提 案
题 目 关于支持苴却砚行业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非遗传承人建设雕刻创作室的建议
提 案 人: 曹加勇 界别: 文化新闻界
通讯地址: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社区爬坡箐组2号
联系电话:13882323232
相关情况(□内注√表示“是”,未注者视为“否”):
□经过调研 □他人委托 ?首次提出 □多次提出
希望办理的承办单位: 区文广新局
提案日期: 2019 年 1 月 21 日
集体提案单位: 签章: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提案日期:
以下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主 题 词:
审查意见: □立案 □意见转送
主办单位: 会办单位:
分办单位:
联名提案人需了解提案内容,同意后请工整签名
联名提案人姓名 |
界别 |
通讯地址 |
|
|
|
|
|
|
|
|
|
|
|
|
|
|
|
|
|
|
案由: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近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如今的苴却砚在全国砚界乃至全国艺术品收藏界已经成为一颗闪亮的明星。苴却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它是艺术瑰宝;对于我市来说,苴却砚的文化属性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其材质本身所具有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性无疑又是我市向世界宣传攀枝花的一张独特而响亮的城市文化名片。发展至今,苴却砚行业已拥有2000人左右的稳定人才队伍,其中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名,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2人,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3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2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攀枝花市工艺美术师40人。然而,在众多的大师及精英人才中,除少数大师拥有自己修建的个人雕刻创作室之外,大部分大师都没有自己固定的雕刻创作室,其创作场地基本是靠租用。但是,不论是自己修建还是租用的雕刻创作室,条件均较为简单和简陋,不能较好的服务于大师的艺术创作。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点:
一、雕刻创作室功能性不够健全
极大多数大师的雕刻创作室没有专用的材料库房、成品储放室、设计室、研讨会议室等功能性用房和配置设施。
二、工作环境过于简陋狭窄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原材料、工具设备及创作场地都同时存在于一个较小的工作空间,也没有专业的防尘防噪等劳动防护设施,既不便于大师正常创作,更是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
三、“作”无定所
很多靠租住搞创作的大师,经常因为房租上涨等因素不得不频繁换租换地,无稳定的创作场所,对作品的质量及产量上有极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建议在政策层面给予考虑,由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苴却砚行业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非遗传承人建设雕刻创作室经费补助,帮助没有雕刻创作室的大师创建雕刻创作室,帮助有雕刻创作室的大师建设更好更完善的大师雕刻创作室。
苴却砚是我区、我市,乃至我省的城市文化名片,而苴却砚行业的大师及精英人才也是苴却砚的名片,大师各个方面的条件和形象也同样代表着整个苴却砚行业给外界的印象,此建议的提出,希望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让苴却砚这张城市文化名片越来越来响亮,让更多大师成为苴却砚这张城市文化名片的代言人,同时也更好的引领行业朝着更加“高”“精”“深”的方向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由于党委政府对苴却砚越来越重视,苴却砚行业整体而言,条件是越来越好,知名度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同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是比较多的。对于苴却砚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只能逐步予以解决,此建议主要侧重于解决大师创作环境的问题。对于苴却砚行业存在的其他问题,希望政府多组织相关部门对苴却砚行业进行调研,制定有力、实效的相关政策以推动苴却砚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