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人大建议
关于调整煤炭采空区移民安置政策、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建议
来源:仁和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02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仁和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029号)
领衔代表:王明辉
(2020年5月17日在区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
标题:关于调整煤炭采空区移民安置政策、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建议
事由:一、 采空区基本情况
太平乡幅员面积222.9平方公里,辖区内共10个村,35个村民小组,2750户,9263人。目前,我乡受煤炭采空影响范围达160平方公里,影响耕地3074亩、开荒地7100亩。采空区范围涉及花山村、半海村、河边村、革新村、大村村及龙潭村等6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1639户,625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7%。
二、采空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住房受损。全乡鉴定为CD级危房户的有379户1383人,其中:农业分插、货币、企业垫资搬迁方式安置161户533人,花山安置点集中后靠安置93户373人(一期: 51户190人、二期:42户183人),剩余125户477人尚未实施安置,仍住在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房中。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受采煤沉陷区影响但未鉴定为CD级危房户的村民住在倾斜、开裂严重的危房中,生活安全得不到保障。二是水源流失。土地裂陷,水源下沉,致使农业生产发展受限,农民增收困难,农村不稳定因素突出。三是基础设施受损。部分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毁坏,道路变形,水库漏水,管道扭曲,通信受阻,有的还诱发山体滑坡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四是矛盾激化。因村民基本生活安全得不到保障,矛盾激化,每年因采煤沉陷区问题都有群众到市区上访。
三、相关建议
一是为缓解采空区矛盾,建议废止2007年发布的《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关于对煤炭矿区红线范围实施管理控制的通告》。
二是2016年太平乡煤炭采空沉陷区危房进行最后鉴定至今已达四年之久,部分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垮塌。严重威胁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尽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
三是《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转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攀枝花市征地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批复的通知》(攀府函〔2008〕46号) 2016年已经停止执行,建议尽快明确执行的补偿标准。
四是建议积极鼓励具备产业发展基础、自愿就地发展的群众选择参照地质灾害点避险搬迁安置方式进行新建房屋安置,现行的货币、分插、集中后靠安置方式为辅助形式的安置政策,既可以解决农户住房问题,生活生产也基本不受影响,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五是随着煤炭产业的萎缩,太平乡正从工业乡镇向农业乡镇转型,现已发展芒果4.3万余亩,2019年全乡芒果销售达到4000余万元。芒果产业已成为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支柱,同时芒果产业也成为维护采空区稳定的一项支柱性产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原因,过去对采空区的投入很少,芒果产业基本靠老百姓自身发展,近两年区委、区政府对采空区逐渐重视,开始逐步投入项目和资金,但目前来看欠账还比较大,特别是路、水渠和提灌站方面,希望上级给予采空区发展资金、政策和项目上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