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人大建议
关于加快普达征地拆迁安置房建设的建议
来源:仁和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02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仁和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026号)
领衔代表:张开文
(2020年5月17日在区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
标题:关于加快普达征地拆迁安置房建设的建议
事由: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于2012年3月启动,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拆迁安置工作,连续几年把拆迁安置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来抓,集中规划、统一建设,对集约土地资源,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起到较大促进作用。已建设安置房786套,分配696套,安置房总体情况良好。
经调查,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涉及普达11个村民小组504户、1756人,目前已签订房屋青苗补偿协议494户。随着拆迁范围的扩大,征拆数量逐年增多,广大拆迁户回迁安置房、生活门面房、商务酒店建设任务逐年叠加,任务加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主要问题
1.安置房供需矛盾突出,产生消极影响。已建成的786套安置房,已不能满足实际拆迁需求,还有较大部分拆迁户未能如期分配到安置房或过渡房。影响政府诚信,并进一步加剧“拆房难”、“清表难”。
2.生活门面房、商务酒店迟迟未启动建设,拆迁户心存顾虑。补偿协议签订18个月内120元/人.月,超过18个月按400元/人,月支付生活费,延后安置将增加财政负担,增加建设成本,也将影响安置点资金平衡。
3.建设管理不尽科学。 一是前期工作未提早筹划,施工人手续不完备,安置房到现在未办理移交;二是工程质量管理有待加强,25幢120套顶楼普遍存在渗漏,普遍群众不愿选择顶楼,造成顶楼大量闲置。
4.增加不稳定因素。由于安置房建设滞后,群众心存顾虑,生活门面、商务酒店及二期商品安置房未启动建设,引起群众不满,社会性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个访、群访现象日益突显,大大增加拆房、清表难度。
二、建议
1.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增强工作合力。区委、区政府要建立定期调度会议制度,听取情况汇报,掌握工作进度,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统一指挥、协调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
2.切实提高监管质量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把拆迁安置群众利益摆在重要位置,加快项目前期谋划,加强监理单位的监管,促进监理单位切实履行质量监督责任。
3.真正建立集中审批工作机制,加快审核办证进度。住建规划主管部门应本着实事求是、创新理念和勇于担当的思想,加快并实施适当放宽安置房开工条件,缩短审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