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人大建议

关于要求加快前进煤炭采空沉陷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来源:仁和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02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仁和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025号)

领衔代表:张开文

2020年5月17日在区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

 

标题:关于要求加快前进煤炭采空沉陷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事由:煤炭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但煤炭的开采都会产生不同的地表沉陷,水土流失、房屋建筑损坏,土地裂缝、地表积水、生态恶化等问题。严重威胁到国土安全,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命财产安全。

一、基本情况

前进镇煤炭开采区及煤炭资源控制区涉及宝鼎、胜利等5个行政村 20个村民小组。 661户,2551人,其中(煤炭开采区5个村,15 个村民小组,335户,1228人,资源控制区2个村,5个村民小组,326户,1323人。)已搬迁37户147人。

二、目前现状

(一)地表土地塌陷破坏

煤矿开采造成大面积地表塌陷和地表裂缝。原平坦土地变得坑坑洼洼,原来的水稻高产田变成了水浇地、旱地。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地面建(构)筑物损失

采煤沉陷区已造成宝鼎、胜利等5个村20个村民组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基础设施不同程度损害,房屋开裂、倒塌,公路路面不均匀沉降,路面断裂。排水沟基础下沉、开裂。

(三)水资源流失和污染

由于煤炭开采造成地表水下沉与地下水沟通,并且煤炭开采造成大量的煤矸石和废渣废土堆积,引起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水质长期污染,导致宝鼎、胜利等5个村20个村民组2551人不同程度的产生生活用水困难。

(四)产业发展迟缓

由于支援国家三线建设,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原多数农户主要从事煤炭的开采,运输服务,务工维持家庭生活,自环保整治煤矿关停并转逐步关停,群众收入锐减后才逐步开展发展芒果产业种植,起步较晚,发展慢,生活水平与其它村组相比差距较大。

(五)基础设施滞后

由于属采空沉陷区,国家财政近20年来无大的项目或投资落户于宝鼎村、胜利村、田堡村,通组、通户道路基本没有进硬化,芒果产业发展所需的排灌沟渠、蓄水池、提灌站等施设更是滞后,与其它乡镇或村组相比基础设施落后5年左右。

(六)已搬迁户回迁原籍带来管理困难

通过艰苦努力,已搬迁37户147人。由于迁出农户和人口只能协调迁入地解决入户和住房宅基地问题,无法解决搬迁农户土地问题,搬迁户没有长久的生计来源,加之原籍无法对搬迁户的宅基地、土地进行补偿,已搬迁户为生计而回原籍地继续耕种土地,搭建临时居住住房,对属地的管理带来重重困难。

三、对策建议

(一)农林复垦先治坡,大力发展芒果产业

采空区沉陷区地表大部分土地和农田因沉陷而损坏,可积极争取高标农田建设项目,首先考虑将矿石堆场,原厂区地势平缓区域优先发展芒果等林业种植,避免矿石占地和污染环境,增强发展后劲,逐步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积极向上级反映和汇报,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采空沉陷区内芒果产业扶持政策,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维护。

(三)消除安全隐患建设美好家园

1.积极向上级汇报,取消煤炭采空区,禁止新建房屋控制禁令,由农户因地制宜,自主协调选址,村组把关,区镇审核批准或原址或异地进行房屋重建。

2.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小集中、大分散。政府统一选址,统一场坪,按户或家庭人口分配宅基地使用面积,镇村统一房屋模式外观,自主修建,区镇检查验收合格, 按户或人口给予建房补助。

(四)加强协调沟通群众教育引导

1.请区政府牵头加强搬迁户迁入地政府的协调沟通和处置力度,解决搬迁户土地和宅基地,落实已搬迁户生存问题。

2.或加强已搬迁农户回迁耕种土地管理和人员管理,采取土地流转或承包方式解决已搬迁人员生计。

3.加快采空沉陷区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合理利用原地方政府收取10元/吨的移民安置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大力探索“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开放治理”的新模式,加快解决关停废弃煤矿、厂房、办公楼等历史遗留的采煤塌陷问题。允许村组集体对采煤沉陷区治理恢复矿区及周边土地或部分商业开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工作。支持村组集体或个人入股参与沉陷区治理和开发,建立长效收益机制。